科学实验室简介
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室内环境若不加强管理,就不能保持完好的状况,也谈不上有效的使用。所以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科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科学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业务水平和组织才能的高低。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如何发挥好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的使用效益?如何让科学教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严明规范是标准化管理的保证
科学实验室需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同时必须建立校领导参加的科技教研组,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实验室管理者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的所有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熟悉教学仪器管理业务。
1.掌握实验室工作原则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实践环节,认真做好小学实验室工作。学校科学实验室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际出发,执行规范,制订制度,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实验室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并做好实验室日常工作。
2.明确实验室工作任务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改进和研制仪器及自制教学器具活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保持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3.熟知实验室工作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主要职责是(管理规范为八条):
(1)负责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2)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积极组织上好实验课,积极组织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3)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参加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熟悉研究各类仪器,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坚持为教学服务,积极推动科学课实验教学。
4.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
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保管使用维修制度、仪器报损和损坏赔偿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规章制度:。
(1)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健全账册,记录及时准确。
(2)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必领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按照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专柜;教师演示实验仪器亦可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分开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毒品和易燃品必须存入危险品库。
(3)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工作和防鼠、防蛀等措施,保持仪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后入橱;每年对现有仪器设备作一次常规保养,完好率达100%。
(4)备用实验仪器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仪器及时报废。实验室保持整洁,通风换气,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5)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帐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文件技术等资料的管理。
(6)能经常开展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有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和开发仪器功能的计划,并取得一定成效。
(7)加强危险器材和危险药品的存放和管理,严禁学生私自使用;加强电源和水源的管理,使用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和水源开关;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禁学生进行危险性的实验。
二、认真指导、严明纪律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 落实实验教学计划
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小孔成像(五年级上学期《光怎样行进》)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把小孔成像的原理演示的清晰、透彻、明白,很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效果非常好。
2. 严明实验管理制度
实验室一定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仪器的检查准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实验按时正常进行。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加强有关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好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防止发生仪器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比如在教学《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四年级上册教材)时,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时候就要强调安全——避免学生被烫伤。
对实验室要经常进行整理、打扫、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卫生。实验室使用情况要及时进行记录,并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表。实验室对财产设备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实验室使用后应对所有的仪器、仪表及各类实验器材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的实验器材,应视事件的性质和损坏程度酌情赔偿。重视防火、防盗,离开实验室要关闭电器,切断电源,锁好门窗。
3. 加强实验人文气息
实验课上我们要多一点人文气息。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学以致用,我们的实验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数码宝贝》、《科学幻想》等片,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三、探索开拓、积极创新是标准化管理的绩效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我们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设计创新专栏,可以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发现、去摸索、去发明、去创新;也可以是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使学生对环保、生活、科技、实验有了新的认识。
2. 发挥学生的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在实验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橱窗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一些文竹、君子兰等植物,也可以喂养蚕、小金鱼等,这些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而且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皮筋、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