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 “养蚕活动”对儿童产生了吸引力,成为我们儿童科技素养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二、活动目标
(一)为儿童提供亲历科学、体验科学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情感,细心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二)儿童在对蚕宝宝养护的过程中培养亲近生命的意识,了解生命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引导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活动实施
活动时间:2017年4月至5月
活动对象:厚余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一)活动内容:
1.了解养蚕的悠久历史
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2.指导学生养蚕,讲解养蚕相关资料
(1)卵期的管理
讲解:养蚕要准备蚕卵和养蚕的纸盒。(出示纸盒)盒里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把蚕卵放在纸盒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每天喷洒少量的水。盒内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蚕卵放在火炉上烤,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蚕自己就会出来,我们这里一般3月底或4月初是小蚕孵出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蚕一出卵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把它刷到桑叶上。
(2)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
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标本),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
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可保鲜好几天。
给蚕喂叶,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
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现病蚕,要赶快拿开,以免其他蚕被传染。病蚕一般食欲不振,身子发僵发硬,或没有精神,身体渐渐发软,流出臭水等。注意不要在养蚕的房里喷洒杀虫剂、这样会伤害蚕。
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脱皮时不吃不动,好像睡眠,经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蚕又开始活动。
蚕眠时,不要认为是病蚕而把它扔掉。在没有弄清是脱皮还是生病时,可先拿开隔离观察。如一日后恢复活动和吃食再拿回来。
(3)蚕吐丝作茧期的管理
蚕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吐丝作茧。快吐丝的蚕身体透明发亮。不再吃桑叶爬到一边,头时时仰起。晃来晃去。这时要赶快把蚕拿出来放在纸条做成的方格内(出示纸格茧山。并拆开,再插好,让学生知道怎样做纸格茧山)。最后在格上盖一厚纸做盖,让蚕在格内吐丝做茧。
(4)蚕蛾期的管理
(蚕蛾出茧多在清早)蚕蛾出茧后,雌雄蚕蛾就要交配。如果蚕蛾出茧时间相距较大,且蛾的数量少,又偏偏都是雌的或雄的,就不能配上,白白等死。因此几个同学可把刚出茧的蚕蛾凑在一起,让它们能及时配对交配。
雌蛾交配后就要产卵,这时要在盒底放一白纸,最好是白棉纸,让雌蛾把卵产在上面,以便保存。
3.组织学生观看《蚕的一生》录像,让学生了解到蚕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认养蚕宝宝做好准备。
(二)活动展开:
1、学生领蚕,成立校养蚕小组和教师一起参与实验室蚕的饲养。
2、各科教师分工协作,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整合学科教学。具体做法建议语文学科组织指导学生写“蚕的观察日记”;科学学科指导蚕的观察方法、各变态期标本的制作;美术学科可以图画蚁蚕、龄蚕、蛹、蛾,用蚕茧拼贴画字画、学生养蚕场景图等。其他学科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的特点参与到养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3、各班在活动中以 “我与蚕宝宝的每一天”为线索,让学生以日记、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的见闻、感受。
(三)交流展示
为了使学生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使班级增强凝集力,使学科活动达到研究学习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我与蚕宝宝共成长”的成果评比与展示,各班级班主任及配班作为本班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评比最佳《蚕宝宝日记》
从活动开始,各班级组织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及变化,及时记录和拍摄蚕宝宝的成长历程,完成观察《蚕宝宝日记》。语文教研组组织相关语文教师对各班的《蚕宝宝日记》进行评比,,分别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