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08年初,坐落在常州西郊,位于滆湖之滨。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4873平方米,,建筑面积8526.5平方米,绿化面积4874平方米。有18个教学班,593名学生,50名教职员工。近年来,一直坚持面向全体师生,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绿色”教育,争创市级绿色学校。
二、创建过程及成果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根据市教育局、市环保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的通知》,成立了学校绿色教育领导小组,由夏伟平同志任组长,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及专题教育辅导员任组员,全面规划学校绿色教育,督促、指导、规范绿色教育的开展。
2.把绿色教育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及部门计划之中
学校把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之中,创设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主动接受“绿色”教育。
3.让每一位教工都成为“绿色教育”践行者
学校除了利用学习时间组织学习有关绿色教育文件、统一认识、明确绿色教育重要性外,还利用教研时间,组织课任教师集中学习绿色教育知识,研讨将绿色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方法。各中队辅导员都能切合实际地指导学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4.把绿色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
通过学校“艺林园”校报将学校开展绿色教育的设想及活动要求及时通报家长,一方面宣传绿色教育,另一方面主动赢得家长的支持与指导。同时,学校还与区环保局联系,做好绿色学校创建培训工作,和镇城管联系共同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和交警联系做好交通安全绿色工作,将学校绿色教育延伸到社区、家庭,形成绿色教育“三结合”的良好氛围。
(二)创设了良好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校在创绿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绿色’的学习、生活环境。
1. 绿色教育有效渗透整合在学科教学之中。
学校既要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又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持之以恒抓绿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整合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各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找准绿色教育的切入点,适当渗透绿色教育,作为拓展和延伸。广大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绿色教育意识,能根据实际适时、适量、自然地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绿色素养。
2.环境布置融观赏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
①绿化,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校内的植物园。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植树、栽花、种草(正向立体绿化努力),校园内一年四季都绿草如锦花健放。花园间学生们可以捧一本书,或坐、或站,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所有的花园都制作园名和介绍牌,在教学中,美术课可以到室外写生,自然、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加深要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②美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艺术乐园。学校10年投资加强了文化建设。班级增添了盆景,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绿色安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又使之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利用黑板报,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使学生个性、才华展示又多了个平台,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分享”的理念。
3.净化,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洁、舒适的绿色育人环境。坚持每天清洁教室包干区,每周一大扫的制度,并开展“洁、齐、美”教室评比,使校园始终保持整洁、完好。
(三)扎实开展绿色活动,养成良好的绿色行为
在做好绿色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丰富多彩的绿色活动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做到寓教于乐。我校以增强学生绿色意识,养成良好绿色行为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3月12”植树节我们发出倡议号召学生参加“植树:爱绿、护绿”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主题活动;“4月7日”世界卫生日,组织学生卫生大扫除,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向学生宣传保护益鸟,对学生进行保护地球母亲,美化校园环境的教育;“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我们还利用班队活动这一主阵地,让学生围绕这些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主题班队会,通过举行环保征文比赛,绿色板报评比,美术绿色作品赛,设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等,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学生的绿色意识及自觉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绿色行为。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创建改进的措施
不足之处:
1.通过绿色教育和学校环境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绿色素质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有待于不断深化和做更细致的工作;
2.创绿过程中发现,虽然工作做了很多,但对原始资料的及时收集、积累做得不够;
3. 绿色教育校本培训方面还需努力,与家庭、社会合作进行环保教育发面还可加强。
改进措施:
由于学校市级绿色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资料建设都还存在着不少欠缺,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今后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规划、将绿色教育全面纳入常规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和机会,努力提高全体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同时将联合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积极开展“绿色”行动,加强校本培训,做好绿色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提炼,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较好的“绿色”教育,争取使学校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