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年级基本情况: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课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的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及时间:
本学期,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校本特色教育、少先队活动等,开展相应的活动。
九月份:
主题一:老师,您辛苦了:结合教师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师的教育。
主题二:学习党员:了解党员的先进事迹,学习党员的精神,学做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十月份:
主题一:有趣的纸世界。
主题二:跟不良情绪说再见。
十一月份:
主题一: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主题二:我是文明小使者。
十二月份:
主题一:小学生生日消费 主题二: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