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绿色环保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 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活动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活动方案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活动要求: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安排:
对于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长线计划的制定,主要确定1个:养成教育;短线计划确定三个:1、我们的双休日; 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3、家乡的变化。
月份 |
长线计划 |
短线计划 |
9 月 |
1、充分了解劳动的重要,做自己的小当家,师长的小助手。
(1课时) |
1、快乐的双休日 (1课时) |
2、知道礼仪的重要性,学会集体交往礼仪。关心残疾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1课时) |
2、走进秋天(1课时) |
10月 |
1、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遵纪守法。(1课时) |
1、庆国庆(1课时) |
2、了解家乡的发展,关心祖国的文化传统,要有爱国心。(1课时) |
2、伟大的辛亥革命
(1课时) |
11月 |
1、培养审美观点,保护好奇心,了解大自然。(1课时) |
1、消除“白色污染”
(1课时) |
2、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节约水电,爱护动植物。(1课时)
|
2、“变废为宝”做做看
(1课时 ) |
12月 |
1、出一期“养成教育”的黑板报 (1课时) |
1、通过上网和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
(1课时) |
2、制作“养成教育”宣传小报
(1课时) |
2、出一期小报,展现美好的卜弋桥(1课时)
|
3、新时期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现状调查问卷 (1课时)
|
1月 |
1、“养成教育”总结(资料、照片等(1课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