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过程记录
1、活动的准备
(1)、选定研究的课题
在一次班委会上,劳动委员直抱怨有的同学卫生意识太差,不仅不注意自我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还影响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此事虽小,但若能坚持把简单的事实做好,其实也是不简单的,且做好此事意义深远。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净化学生、大众的活动环境,经讨论研究,我们班决定开展一个关于《争做环保小主人》综合实践短线活动。
(2)、活动方案的设计
①、活动主题及内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争做环保小主人”为主题,开展上网查阅资料,去艺林园捡垃圾、进行植树绿化活动、编写环保倡议书、“我为环保出份力”征文比赛和“环保卫士在行动”手抄小报比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②、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的各个渠道,获得有关环保的信息,从而增强队员们的环保危机感和责任意识,让他们懂得应该注意环保,并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呼吁家庭、社会共同提高环保意识,为拥有一个美丽家园而努力。
③、活动的对象、情景和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各项工作,联系课堂,走进社会,采用参观、调查、清除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等实践体验活动与汇报、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④、活动的具体安排
A、 请电教老师指导学生上网收集有关生活垃圾和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
B、 带领学生到艺林园清除垃圾,铲除“牛皮癣”,拾取方便袋、易拉罐、枯枝败叶等垃圾物品。
C、 请语文老师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指导学生编写环保倡议书,呼吁人们共同保护环境。
D、 请艺林园的师傅讲解有关树木种植和养护的知识。
E、 由组织者进行活动展评——争做环保小主人
⑤、活动注意事项
A、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B、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C、 开展活动时,准备好垃圾袋、手套和夹子,各小队要注意安全。
D、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F、 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2、活动的实施
(1)、由劳动委员提出口号“班级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为了学生和大众的优美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捡起每一个细小的垃圾。
(2)、全班同学研究讨论,确立开展以“争做环保小主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3)、按照活动的具体安排实施开放性的活动。
(4)、总结并交流活动结果
A、交流有关生活垃圾和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
B、编写并宣传环保倡议书
C、“我为环保出份力”优秀作文展评
D、“环保卫士在行动”手抄小报欣赏
3、活动的总结与交流
(1)、指导学生从实践的目的,实践的主题,实践的地点,过渡到正文。接着写自己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践的体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实践的思考和创新。我主要是从思考和创新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过去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内容可写。每次作文都是老一套,内容较为陈旧。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创新作文(内容新、形式新)提供了素材。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作文素材积累的过程。由于有了这种先实践后写作的新颖教学模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作文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真情实感。
(2)、指导学生写出这次活动的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写出对这次活动的改进意见和几点思考。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要学会把综合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能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出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尽量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所以,这次的实践征文中,同学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有的同学提出环保概念,有的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有的提出以生命科学的概念,有的提出融生物知识、环境保护、行为品德为一体的概念。
4、活动的评价
(1)、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明确活动目标,从而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
(2)、评价的内容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过程、投入程度和能力养成,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仅仅针对得出的结论,即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
(3)、教师评价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体依据,并根据自己平时指导的情况,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重点:一是评定以下几方面的等次。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2、知识技能方面 A、查阅资料技能。B、实地观察记录能力。C、运用工具能力。D、交往与表达能力。E、分析总结能力。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二是撰写突出学生个性特色的评语。注意评语要具有正面性、鼓励性、指导性。
二、指导心得和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整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一)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的知识,自己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①图书馆;②通过上网查找;③向家长讨教。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很多环保知识。同时,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掌握以下科学的学习方法。①自主体验。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感悟和体验中得到发展。②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观察、询问、宣传,在实践中体现环保价值。
(二)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宣传督促。作为促进者,教师在活动中并不清闲,应积极地观察、认真地组织引导,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这个活动提出之际,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的环保行为感动了许多路人,提高了师生的行为道德素质和环保意识,同时也熏陶了别人,教育了游览者不能为了方便而随地丢垃圾。但其间,也有同学怕脏怕臭,遇到地上的痰或者一些小昆虫的尸体等敬而远之。部分同学缺乏合作意识,也有个别同学胆怯,做事扭扭妮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