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厚余小学创建于1908年,创办以来,三度移址,历尽沧桑。近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4873平方米,生均占地37平方米,建筑面积8527平方米。有18个教学班,670名学生,45名专任教师。现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名,占专任教师的20%。小高、小中高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89%,其中,小中高教师有11人。

  从2008年至今,先后投入一千四百万元用于全面的改造和建设,完成了新建教学楼、校门,修缮食堂、阶梯教室等30多项建设工程。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装备,实现了“班班通”,运动场塑化,更新课桌椅和办公桌,建起科学探究室、实验室、蚕桑文化室等11个专用室,装备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二类标准。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保障,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厚余为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厚小人要做最好的自我。即让每个学生厚起来,学识丰厚,自立自强,做全面发展的人;让每个教师厚起来,为人忠厚,博学厚识,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让学校厚起来,内涵丰富,主动发展,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校训 “厚德”,追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与品质;校风“厚余”,继承和弘扬厚道为人、厚实做事、厚德修身的学校文化;教风 “厚教”,倡导率真存厚、余荫嘉泽的优良风尚;学风 “厚学”,遵循学积跬步、厚积薄发的教育规律,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从制度入手,强化学校管理。通过教代会,制订学校章程,全面修订和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奖惩机制。学校确立了“把学校办成高品位、有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优质小学”的目标,创设智慧课堂,采取理论学习、专家引领、校际交流、教师轮岗、教学研究、岗位练兵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科技实践教育”作为特色进行培育。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制作类。包括机器人、“三模”(船模、车模、空模)等。它紧扣时代脉搏,从小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的素养。仅机器人一项,从2004年至2014年,有117名学生在省市区机器人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36人次,多次荣获省市区团体一、二等奖。“三模”近三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船模,在2013年的比赛中,取得了武进区团体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另一类是养殖类。主要是打造“蚕桑文化”。它扎根于乡村这块沃土。厚余地区很早就有种植桑树,养蚕缫丝的历史传统,建有蚕茧站、缫丝厂。学校根据地方特色,从04年就开始养蚕,传统的蚕茧是白色的,而我校已经培育出彩色的蚕茧,淡黄、橘黄、粉红……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形成了“一套教材、一个基地、一个展室”的三个“一”活动。

  学校定期举行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学生学业成绩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建立了“七彩梦乡村学校少年宫”,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成立了机器人、航空、航海、车模、数棋、书法、电脑制作等12个社团,配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上级组织的科技、艺术、体育等竞赛中频频获奖。

  全校教师齐心协力,敬业爱生,学生学业成绩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了“江苏省三星级档案室”、“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学校”、“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二等奖”、“武进区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骄人的成绩受到家长和群众的赞誉,办学经验先后在《人民教育》和《武进日报》等媒体报道。

  2014年10月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