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余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就在不经意间,时间的车轮又滚到了年末,回顾2017年的德育工作,把点滴串成珠链呈现于大家。
一、基础建设抓落实、常规工作求创新
1.基础阵地建设扎实;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共有17个班级,500多名学生,少先队员入队率达100%。少先队星级队室建设达标,不断更新完善少先队“红领巾”网页,少先队的风采得到充分展现。 “文明监督岗” “红领巾”广播站的常规工作正常开展。
2.小干部队伍稳固;
①举办“小干部培训班”,让队干部们担任各级重大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队干部。
②成立“校外辅导员委员会”;我们聘请民警笪仁火为法制副校长、优秀家长、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成立“校外辅导员委员会”,定期召开讨论会,从而使少先队的工作网络不断扩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格局,群策群力,为队员的健康成长服务。
③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我们还举行“优秀班主任、班主任标兵”评选等活动为班主任的进步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快乐活动,凝聚童心,陪伴少先队员健康成长
1.以时间为节点,开展传统的少先队活动
本学年,我校围绕“学习雷锋好榜样”,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全校少先队员了解雷锋叔叔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以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德育处结合“学雷锋好榜样”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六中队开展了“我身边的活雷锋”主题活动活动;全校“学雷锋、树新风”黑板报展评;各个年级的学雷锋手抄小报展评;
四月份,四、五、六年级开展“清明祭先烈 远足传精神”的扫墓活动;
五月份,开展了艺术节系列活动:足球赛观摩、车模表演赛、机器人擂台赛...;
六月份,开展“庆六一”游艺活动。
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少先队员了解建国以来我们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九月份,每一个中队开展“开学第一课”,并写好心得体会;
十月份,开展了“喜迎十九大 我为领巾添光彩”一年级新队员入队仪式,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十一月份,开展了“青春飞扬 梦想起航”六年级主题中队活动;
十二月份,开展了“八礼四仪之成长礼----学会感恩 放飞梦想”三年级主题中队活动。
2.凝心聚力,打造少先队品牌活动
(1)创建足球平台,努力提高队员们的身体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梦 足球梦”中提到:“我对中国足球的最大期待,就是中国足球能跻身世界强队,使足球运动为增强人民体质、激励人们顽强奋斗精神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足球进校园,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夯实人才根基,这是习总书记指出的振兴中国足球的治本之举。借助这个东风,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五个一”项目:“一书、一课、一球、一队、一操”。
一书:修编一本《足球》校本课程,让队员们在书本了解足球历史、足球的技术,足球的规则。
一课:每周的足球课是孩子们的天堂,队员们可以在课堂上掌握足球的技术,分享足球的“盛宴”。
一球:要想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关键看它的参与面,要做到全员参与,就必须让队员们人人有球。
一队:我校与奥普迅足球俱乐部签约组建了厚小足球队,聘请足球教练常驻我校进行训练。
一操:我校特地邀请专家根据我校队员的特点,量身打造了一套足球操,孩子们在有限的课间操时间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现在,人人右手持球,昂首挺胸的入场已经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全校老师们的协助下,在教练们的辛苦努力下,我校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区足球联赛的第三名一次,市足球联赛第二名两次,同时我校在省足球试点学校的基础上。今年,我校跨入了国家足球试点学校。
(2)打造蚕桑文化,重点塑造队员们的文化品质
少先队活动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我们以传承“蚕桑文化”为突破口,旨在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开辟了一条乡土之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醇香、丰厚。围绕“蚕桑文化”我们也打造了“六个一”活动项目,即:一书、一课、一园、一室、一课题、一发现。
一书、一课:旨在让队员们在书本中、课堂上了解蚕桑文化的悠久历史,学习养蚕的方法
一园:学校开辟的蚕桑园,队员们可以在里面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从而了解劳动工具,种植方法,种植时间,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那里已经成为了队员们的一方“乐土”。
一室: 学校开设并整修了蚕桑馆,现在它已经成为孩子们探究的实验基地,每到养蚕的季节孩子们就会为蚕桑馆增添很多素材。让蚕桑馆成为一个更具有文化气息、历史底蕴的校园少先队活动基地。
一课题:我校的省级少先队课题《在少先队活动中传承蚕丝文化的研究》已经顺利结题,我们现在围绕蚕桑文化开设了区德育课题《蚕桑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一发现:探究发现是队员们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捷径,每一次的养蚕过程中队员都会有惊喜。比如:彩蚕的饲养实验、野蚕的发现、莴苣叶作为饲料对野蚕的影响......
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养蚕活动,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的传统蚕桑文化,从而提高少先队员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让队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崇尚科技,致力提升队员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了让队员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学校也开设了机器人俱乐部,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开设机器人项目一方面,面临着资金的压力,普及比较困难;另方面也受孩子眼界的影响,取得成绩比较困难,我们的辅导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校的机器人项目打开了一条生存之道。先后获得武进区团体一等奖、常州市团体一等奖、江苏省团体二等奖的荣誉。每年,我们也利用科技节、艺术节等平台,开展机器人擂台赛、参观机器人工作室......让队员去感受科技的带来的震撼。
三、彰显特色,科研领航,促进少先队员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教育的大背景下,以科研带动学校内涵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趋势。我校的江苏省少先队课题《在少先队活动中传承蚕桑文化的研究》,已经进顺利结题阶段,结合少先队课程,我们编写的《蚕桑文化》的中高年级读本已经在队员中有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以传承“蚕桑文化”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创设的桑园、蚕桑馆等实践基地,让队员亲自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从各种活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同时,今年我们有开设了区级德育课题《蚕桑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学校的养蚕活动在不断创新、不断延伸,比如:蚕茧的颜色的开发、蚕茧的用途剖析等等,这些活动作为我校德育的一个窗口,彰显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德育品牌活动效应,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让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醇香、丰厚。
回顾短暂的工作时间里,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各方面的工作理念与城区的小学以及在座的同仁存在差距。今后,我们一定会多学、多听、多做,争取能够缩短这种差距。
武进区厚余小学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