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蚕桑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养蚕所得
发布时间:2018-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文华

学生通过饲养蚕宝宝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有了许多感受,对蚕的一生有了很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们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在大部分学生的蚕蛾产卵之后,安排一次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汇报养蚕成果的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 

1、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进行总结。认识了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从蚕经历的几个时期,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就会死亡。对于这些科学概念,不是读来的,听来的,而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的。从而对学生渗透:“听到的易忘记,看到的易记住,做了的易理解”的教育理念。    

2、发展了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养蚕活动有助于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升。下面是语文老师给我推荐的一段学生养蚕日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个生命变化时清晰的思维方式:充满欣喜与愉悦,敏捷而有序,全面而严谨。  “今天放学回家,蚕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了,它把头昂得高高的,我以为它得病了,就急忙电话问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不要急,那是蚕在睡眠了,是脱皮的前兆。蚕是怎样蜕皮的?我好奇地观察,一小时后,蚕宝宝有了动静,它的头皮先脱,身子使劲地向前爬,一会儿,它身体从旧皮里钻出来,好像比原来白了一些。它蜕皮的时候也把嘴壳也给蜕下了。”在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时,一个孩子讲述:“有一天,我上学了,奶奶在家感到屋子了有些冷,担心把小蚕冻坏了,就把蚕盒放在阳台上晒太阳,结果蚕宝宝全死了。这说明蚕宝宝怕晒太阳。” 

3 掌握了科学方法。养蚕活动讲究的“科学方法”,从养蚕之前的培训、养蚕过程的咨询、桑叶保鲜、到养蚕结果的总结,教师始终与孩子们认同这样的信念: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养蚕成功的关键。许多同学在对自己养蚕过程进行总结时都以生动的对比来说明他们在科学养蚕活动中因为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差异而导致情绪上的喜、怒、哀、乐。 在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时,一个孩子讲述: “有一天,我上学了,爸爸、妈妈也上班了。爸爸担心蚕宝宝在家饿着了,就把养有蚕的盒子放在车子里,上班后车子停在露天停车场里,中午休息时去喂蚕,结果蚕已经晒死了。这说明气温对蚕的生命有影响。”   

4、培养了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思索、探究、创造的精神。养蚕活动使每个卓雅人都品尝、体味到了探索、创新的快乐,感受到了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欣慰。一位学生在汇报时讲道:“这段时间我有很多新发现,知道蚕宝宝是靠身体呼吸的,如果你把蚕宝宝的头放到水里,不一会儿它就会死掉。蚕宝宝小时候食量很小.可是到了四龄蚕、五龄蚕时,它的食量每天都在增大.特别是五龄蚕时,我把整片桑叶放在它们身体上面,它们吃得比原来快多了,吃起桑叶来可以听到一阵沙沙的响声。我发现蚕蛾大多数是在夜间从茧里爬出来。还知道了怎样分辨雄蛾和雌蛾的方法!雄蛾身体瘦小,雌蛾身体肥胖。” 另一个学生接着发言:“我看到了蚕蛾交配特别有趣,一天早晨,一只蛾刚从蚕茧里爬出来,个子瘦小,我想是雄蛾吧!它很快向一只雌蛾爬去,尾巴不停地弯曲,不一会儿,它们尾尾相对,雄蛾的翅膀不停地扇动。它们连得很紧,我用小棒也没把它们分开,连着呆了一天一夜。当雌蛾少,雄蛾多的时候,三、四只雄蛾会围着一只雌蛾十分着急地爬来爬去。”从学生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养蚕活动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掘,培养了仔细观察、善于思索、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这是值得老师和家长欣慰的。 

5、培育了健康的人格。养蚕活动的开展有益于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有益于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尽责之德、感激之情、有益于儿童道德的养成。 科学养蚕活动是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一个极好平台,它让教师、学生、家长成为教育合作者,让校园乃至社区成为开启儿童创造智慧的教育乐园,它为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既可以观察蚕成长变化的全过程,了解养蚕的科学知识,激发创造探究的浓厚兴趣,也可以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养蚕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活动,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使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可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