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起到通师二附学习了一天,回来后读了蒋校长给我们的资料,再细细回顾当天的见闻,对通师二附的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情境教育是通师二附的特色,他们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教育特色构建而成的。我想从几个方面来看他们的课程。
1. 课程目标:通师二附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提升儿童的全面素养。
2. 课程理念:他们的理念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了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了儿童明天的发展,为了让儿童享受当下的童年幸福。
3. 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推进:一是进行学科统整,在学科领域推进课程的情境化,活动化;二是整体规划整合性、开放性的主题活动课程。
4. 课程实施:
在跨界理念的指引下通师二附采用科际互动,家校结合,社校共建,网络借力,知情融合,以美启智等方式来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他们的课程基于儿童的视角,为提升儿童的全面素养而服务,课程面覆盖很广,要求体现历史感,时代性,自然趣,社会美,地方化,儿童味。这样的理念与这样的思考使得他们的课程能触摸到儿童精神世界的全部。
关注了通师二附的微信公众号,经常关注他们的课程动态。秋季到了,通师二附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很丰富,有的开展捉昆虫活动,有的开展亲近濠河野外活动,有的开展诗词大会活动,有的开展扇面彩绘活动等等,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这样的课程孩子们是非常喜爱的。
这一学期,我开始分管教学。在没有加入工作室之前,我对课程的概念是模糊的,也是狭隘的。甚至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视为课程建设的全部。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的课程观得到了修正,其实整体构建课程体系,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建设富有校本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精品化,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三大方面。
学习归来,我想最迫切的事是着手建构我校的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已远远落后于兄弟学校,希望能在工作室蒋校长和各位成员的引领和帮助下,用三年的时间,能构建起我们的课程框架,并基于我校的课程基础,进行选择、重组,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