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荣幸参加江苏省教育厅2017名师送培常州市武进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培训。培训主题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转型”。有幸听了张校长上的几堂课,收获良多:1、张校长的教学完全颠覆了我已有的教学观念,教学几何图形不借助多媒体也能把课上的灵动,学生爱听,学生乐学。超乎我的想象。所以每节课不要因课而教,而是因把自己对每节课独立的思考和理解而形成的独立见解渗透进去。2、张校长的课上的平实,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慢下来,其实不也是提醒我们上课不要急躁,静下心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语言交流能力。3、张校长上的课学生为什么爱听,爱说。这也是我需要思考的,他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也有平易近人的亲和力,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有更好的把控。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那些方面改进有很大帮助。
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整体发展。
1、放低身态,拉近距离,消除师生隔阂感。
上课前张校长其实是和学生第一次接触,但他不是让学生叫他张老师,而是让学生叫他张爷爷,一下子就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面对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学生们还有什么不敢说,不敢言呢?上课的气氛自然而然就显得那么轻松活跃。
2、实施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张校长在教”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呈现一个圆,让学生一句话介绍圆,在学生介绍圆时,他没有急着纠正学生说法上的错误,而是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圆与以前所学图形的区别,圆的各部分名称。尤其在学生学习每个知识点与自己的认知有碰撞时,坚持要求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注重结果,更过关注过程。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通过学生拿一根线画圆,学生从实践和画圆的体验中有了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圆心和半径的需要,接着在对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特征的探究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得到了很好的有效互动,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3、强调学习过程与教学时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由于在教学中张校长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感知,并把思维认知通过语言陈述出来,势必造成教学时间和学习过程的冲突。教学时间不够,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学生在练习上花的时间不多。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时间的矛盾的关系,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