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校本研修>>培训交流>>文章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浅谈
听陈雨花讲座有感
发布时间:2017-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雪飞

 

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场景。怎样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如下的探索:
1 、利用图画来创设立体情境。
图画内容应该是课文的精髓。所设计的图画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在创设情境时,还必须有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这样才能有效地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在教学《浪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天空是蓝蓝的,白云朵朵,海鸥在天上自由飞翔。海水也是蓝蓝的,浪花是白色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贝壳、小虾。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女孩,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他们非常乐意地学习《浪花》一文,在教到浪花悄悄地瘙痒了小女孩的小脚丫时,我抽了一个小朋友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去“瘙痒”了图画中的小女孩的脚丫。小朋友们都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开心地笑起来,情感上起了共鸣。由于师生情感投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朗读上也有了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美,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借助语言来创设语言情境。
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语言情境依赖学生已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能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感知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学生们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入特定的情境。
教《第一场雪》我在引导学生装理解“雪末儿”时,以语言描述为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我用动情的语调有声有色地讲述: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真是一幅奇丽的图画。学生们跟随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调动了学生储存在脑海中对雪景的表象,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受了语言文字蕴含的美。
另外,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的感情朗读也是借助语言来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朗读,把握好感情基调,与学生共创一种学习场景。
教学《可爱的草塘》第四意义段,我是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过渡。当读到“拨开眼前的芦苇”时,我利用活动图片,边演示边读: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然后叫学生跟着读,让学生体会“惊喜”之情。接着,我指导学生读描绘小河景色的句子。朗读再现了草塘景物倒映在小河的美景。在师生共创的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草塘的热爱之情。
    3、利用音乐和学生表演来创设艺术情境。
    音乐是一种以系统的声音旋律为媒介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时间艺术,与文学有共同之处。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感情。
《快乐的节日》一课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以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旋律比较熟悉,对歌词比较生疏。第一次播放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学的课文改编的。小朋友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巴不得马上就会唱,于是他们学习情绪高涨,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再教学生们哼唱这首歌,巩固教学内容并获得美的感受。
        我运用了以上几种艺术手段来创设情境,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根据课文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往往是多种情境综合运用,有主有辅,关键在于运用情境,使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文教学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更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方便。我们更应加以利用,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高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