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论著作,学习教育报刊文章,让学习成为习惯。倡导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努力提高理论素养。
(2)组织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理念,拓宽教师视野,扩大开放和加强校际交流。
(3)以备课组为基础建立教研团队,研究教材教法,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研讨的氛围,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听课。实行校长室、教导处推门听课制度,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中层不少于20节。
(4)制定本学年我校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进行继续教育。
(5)关注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细化管理,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长要合理安排、整体规划阶段的研究内容,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或探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
(1)上学期末申报了新的区级教研课题,本学期要对该课题方案进行二次修改,并着手建设课题的网站,按计划开展研究。
(2)区级课题《基于学生实际建设厚实课堂的行动研究》要继续开展实证研究,同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课题网站,积累课题研究的成果。
3、注重提升,积极推广经验成果。
(1)各课题组要认真总结每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研究的成效、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其次,研究材料是研究过程的具体反映,各课题组要根据本课题的具体情况,留心、有效、完整地收集研究材料,并将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及时收集归档。
(2)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倡导每一位老师既要勇于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组织教师围绕研究课题认真写好科研总结和论文,积极组稿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竞赛。对参加重大竞赛活动的论文作严格挑选和悉心指导,积极鼓励、帮助老师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严格杜绝照抄照搬论文的现象。教导处将担负起收集、组织、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上级有关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
(3)鼓励教师做有心人,及时将教育教学中的体会随感记录下来,通过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感悟教育智慧,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提升。
二、时间安排:
2月份:
1、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计划。
3、制定本学年校本培训计划。
4、教师制定2017年度个人发展计划。
5、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3月份:
1、筹备申报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2、教师撰写论文培训。
3、修改蚕桑课题方案并定稿。
4月份:
1、建设蚕桑课题网站。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厚实课堂课题)
3、蚕桑课题系列活动。
5月份:
1、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及交流。
2、继续完善区级课题网站。
6月份
1、各级论文参评工作。
2、各课题组完成课题工作总结。
3、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
4、完成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5、暑期教师培训工作安排。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