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武进区厚余小学 陆丽萍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学会利
用方格纸把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变换,培养观察、
比较、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
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
悦。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一、课题揭示
师:老师想试试大家的眼力怎么样?(展台出示A4纸)(看不清)字太小了,怎么办呢?(放大)(师操作、放大很多),现在呢?(太大了,缩小一点)师调至合适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些字读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切换大屏,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下面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第一题,谁愿意来说一说。
1、 第一题
生1:我认为变大的3张图片中,③号图片看起来很舒服。①号图片长增加了,宽不变,人物扁扁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①号②号人物都变形了,那③号是怎样变大,没有变形,看起来很舒服呢?
预设:生1:长和宽同时增加。生2:长和宽同时扩大了2倍。
师:确实,变大的3幅图片中,只有③号图片长和宽都按相同的倍数扩大,这就是我们数学意义上的放大。
2、 二三题
师:接下来谁愿意来交流2、3两题?
1生交流完,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谁再来说一说?第二生交流。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3、 总结
师: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回顾一下。为了便于大家研究,把这两张照片的图像去掉,就成了两个长方形,再标上数据。
5 10
8厘米 厘米
16厘米
(1)把原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2倍)(大屏出示)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比是几比几?(2:1)宽的比是?(2:1)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合成一句话就是对应边长的比是2:1。
现在你理解对应边了吗?谁愿意来指一指两个长方形的对应边?指得对吗?放大后与原来对应边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你们对这里的2:1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了吧,它表示谁与谁的比呢?生说师板书。
(2)如果把原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长是多少厘米?宽呢?
这里的1:2表示又表示谁与谁的比呢?生说师板书。
请大家对照大屏,同位桌批改一下预习作业,有错误的请及时订正。
三、教学例2
刚才我们观察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画呢?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
1、出示例2,指名读题。师:这就是我们书本上的例2,请大家在书本39页上画一画。
2、谁愿意把画的过程来展示一下?(展台上画)画得好不好?
画对的请举手。你们的动手能力真强。
3、追问:如果把原长方形按1:4的比缩小,又该怎么画呢?
4、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板书: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5、 你们的发现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骄傲。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比,判断下面哪些比表示图形的放大?哪些比表示图形的缩小?
师:哇,你们真厉害,判断得这么快,肯定有窍门,快来告诉老师。
生:比的前项比后项大的表示图形的放大……….同意吗?
师:那黑板上表示图形放大的比是?生答,师板书放大。表示缩小的比是?板书缩小。
四、巩固练习
知识学完了,学得怎么样?敢不敢到智慧岛挑战一下?(敢)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岛。
1、 首先来看“选一选”。第一组图形,你来说。说得对吗?第二组图形,同意吗…
2、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接着来看“填一填”
3、 大家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意义理解得真好,长方形我们会放大和缩小了,那三角形呢?(1)出示“画一画”请大家在书本39也页上画一画。
(2)好了吗?你们是怎么画的,谁到台前说一说?生在展台上交流。同意吗?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大屏演示。(是)我们要先确定两条直角边,也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3)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是)想一想,动手验证一下。
汇报:量,斜边分解,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能到前面指着说吗?课件同步展示。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4)小结:这道题再次说明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4、刚才我们将直角三角形按一定的比放大,那一般的三角形你们敢挑战吗?
(1)请大家独立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2)老师看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出示错误画法)哪些同学有不同的意见?(生举手)老师能展示你的画法吗?(出示正确画法)你们认为哪一个对呢?那第一个为什么错了,你们怎么判断的?
预设1生可能量对应边看是否都缩小3倍。师:用今天刚学的知识来判断,学以致用,好样的。
预设2通过角度变了,形状变了来判断。他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说得好不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我们放大和缩小一下看看(展台先放大再缩小)量角器摆在这,观察角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不变,其中对应的角度不能变。
(3)那这幅图(指正确画法)怎样画更方便呢?请你来说一说。
师:听明白了吗?(课件)图形中相对应的每条线段都要按1:3的比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五、联系实际
生活中,有很多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大家能举例说说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正是有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完成课堂作业。
七、课堂作业
绝大多数同学做好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表达得也清晰流畅,真像一个小老师。这个平行四边形不仅要算出底和高的长度,还要找准对应高的位置。
指作业纸中两个正方形,它们对应边长的比是3:1,那么面积比是多少?(9:1)面积比与对应边长比有什么关系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
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