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其他学科>>文章内容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5-10-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敏华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程编排及进度
 

周次
 
计划进度
(标明所讲授的章节或题目)
实际
进度
备注
1
看《开学第一课》
 
 
2
认识并了解教材
 
 
3
心灵驿站——父母之爱
 
 
4
交流总结
 
 
5
亲近自然——我们的朋友——鸟
 
 
6
调查访问
 
 
7
交流总结
 
 
8
健康快车——家庭小医生
 
 
9
调查访问
 
 
10
交流总结
 
 
11
社会频道——民居
 
 
12
资料交流
 
 
13
健康快车——家庭小医生
 
 
14
小组汇报会
 
 
15
交流汇报会
 
 
16
实践培养——组织班级联欢会
 
 
17
实践活动评价
 
 
18
动手试一试——人造卫星
 
 
19
动手试一试——顽皮的小鼹鼠
 
 
20
评选优秀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