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以区教研室工作要求为指导,继续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重点研究三年级新教材的教学与教法,探寻其教学模式;继续关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研究的方式,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继续以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校英语教学特色的形成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素养
1.加强学科专业和理论的学习,通过实践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实施水平。
2.继续认真研读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把握英语课程性质,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其要求;细读“英语课程标准”中一、二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案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积极参加各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人人参与三年级教材的研读,明晰新旧教材的异同,在其他年级的教学中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4.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利用,尤其要关注省牛津英语网,共享其教学资源;阅读中外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以及优秀外语教学杂志。
5.认真学习总结课改经验,及时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围绕中心,提升研究品质
1.加强专题、课题研究。围绕区研究专题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对课前预习活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教学过程的分析与评价,引领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一体化设计,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同时新申报课题。
2.加强评价方式的研究,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激励;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多元化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教学的信息,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实际,建立一套能更好促进学校学科发展的教学常规,为深度推进课程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过程,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组织校本教研,如教师的口语培训;板书简笔画和媒体运用能力的提高;定期举行英语沙龙等。
2.立足课堂,继续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申报协作片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活动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教学研讨要深入,氛围浓郁。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专业素养。
3.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活动,尤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或比赛(如英语故事表演比赛、英语歌曲比赛和英语书写比赛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早准备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英语故事表演比赛。
4.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借助省牛津英语网平台,开展各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活动,以促进师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2. 英语教研活动(学习《新课标》、传达并交流学习三年级教材教法);
3. 制订教研计划。
三月份:
1. 参加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2. 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3. 准备英语故事表演比赛(四、五、六年级);
4. 校英语公开课。
四月份:
1. 参加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 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武进,钟楼);
3. 区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英语故事表演比赛;
4. 参加期中调研。
五月份:
1. 参加区小学毕业班英语复习研讨活动
2. 校英语公开课;
3. 各年级学生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牛津英语网);
4. 高年级英语写作比赛。
六月份:
1. 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2. 参加区小学英语课题研讨活动;
3. 各年级英语口语测试;
4. 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