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厚余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提升课改品质、优化教学质量、助推教师成长”这一中心目标,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努力提升全校新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改善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实施意识。
1.学习新课标,提升理论素养。帮助教师理解、内化、践行新课标,仍然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学期将继续通过专题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继续引领教师把握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一线教师在学习新课标时,要重视新课标的案例式解读,使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要重视核心概念的解读,在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研读新教材,把握教学内容。本学期,我校各年级将使用修订后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材。为了做好新旧教材的顺利衔接,上学期末校教研室已组织三至六年级教材分析,切实帮助一线教师把握数学教材的调整变化及实施建议。我校在区级培训的基础上应认真作好相应的校本培训,努力改善教材分析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使每位教师都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落实学科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以教学调研为方式,提升常规的执行力。为使教学常规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成为学校的教学常态。本学期将继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执行学科教学常规,并努力实现教学常规校本化。本学期的研讨活动、教学调研将切实关注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以此了解该校数学教学的整体现状,数学课程的实施情况,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推进全校数学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能力,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2.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推动校本教研的落实。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作用,积极推广先进教研组的经验,将通过常规调研中对教研组的解剖、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等多种措施,引导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科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真正实现教和研结合,让教研组成为提升学业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中坚力量。
3.以学业质量监测为契机,促使教学质量的均衡化。六月份将举行常州市小学数学学业质量常规抽测。由于这样的监测不是综合性的,而是以学科关键能力为主要考测内容。常州市把“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核心能力。所以我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正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运算能力的要求,认真阅读《2012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质量分析报告》,认真分析去年学业质量抽测的评分标准,尤其要切实关注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本学期我校的研究主题将继续以“运算能力”和“策略教学”为研究主题,我校可围绕主题,展开充分调研,围绕教师的困惑,学生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或教学实践,并就策略教学或运算能力这两方面形成研究经验或成果。
四、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将通过各层面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组织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参与沿江七县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各教研教研组也要重视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制定好数学教研活动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特别要重视提高每次活动的有效性、专题性。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参加区三至六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
三月份
1.参加省“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2.参加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3.参加省规划课题研讨活动。
四月份
1.参加区“运算能力”专题研讨活动;
2.参加市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讨活动。
3. 四年级公开课教学。(章小益)
4. 六年级公开课教学。(赵沛全、吴旭东、章国栋)
五月份
1.参加市同题异构联合教研暨省课改展示活动;
★ 2.参加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3.参加沿江七县(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 四、五、六年级应用题竞赛。
5. 五年级公开课教学。(金菊芳)
6.一、二年级公开教学 (朱平娟、冯娟、包倩)
六月份
1.准备市小学数学学业质量常规抽测;
3.三年级公开教学(董小刚)
4.一、二、三计算竞赛。
5.毕业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