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将进一步强化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功能,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这一目标,坚持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全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学科教学素养。
1.学习课程标准。这学期将继续通过专题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继续引领教师把握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一线教师在学习新课标时,要重视新课标的案例式解读,使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要重视核心能力的解读,在正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常州市教科院把“运算能力”作为学科关键能力,因此,我校应深入对整数、小数及分数运算能力的整体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品质。
2.开展教材培训。今年,各年级都将使用修订后的教材。为了做好新旧教材的顺利衔接,备课组应组织教师重点进行三至六年级教材分析,帮助教师把握数学教材的调整变化及其实施建议,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年会论文评比。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市、区级数学年会论文评比活动。2014年常州市小数会论文评比继续以“构建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教育”为主题。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于10月底前交区教研室,区将在评比的基础上择优选送参加市“小数会”论文评比活动。市教科院将在明年一月份组织开展优秀年会论文交流活动。
(二)强化学科常规,着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1.增强执行常规意识。为使 “减负增效” 真正落到实处,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以使教学常规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成为学校的教学常态。本学期各层面的课堂观摩活动要切实关注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等,以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执行学科教学常规。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要科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和过程,提高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教和研的有机结合,让教研组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要切实重视备课组的建设,把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研究实效,增强课程实施能力。
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及青年教师展示课。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本学期,区教研室的研究主题是“改进估算教学,培养估算能力”。我校教研组可围绕主题,展开学情调查,并围绕“估算能力的内涵、估算教学的目标要求、估算方法的应用、估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并总结、提炼本专题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3.开展课题研究。应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开展研讨活动,不断积累资料与经验,取得预期成果。
(四)积极搭建平台,优化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研修进一步做实。教研组要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对有效课堂的探索;要继续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认真参加协作片、区级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各级专题研讨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形式,一方面宣传推广学校的数学课改经验,展示课改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八、九月份
1.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组织参加区三至六年级新教材培训;
3.申报校级交流课
4. 组织观摩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十月份
1. 迎接省学业质量监测
2.参加区估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3.二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包倩)
4. 四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章晓益)
十一月份
1. 三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董刚)
2. 五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陈华 金菊芳)
3. 六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赵沛全 章国栋)
十二月份
1.计算能力达标测试
2. 一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冯娟 朱平娟)
3. 六年级校级交流课(执教:吴旭东)
一月份
1.学期期末复习工作
2.学期期末考试
厚余小学教导处
2014.8.29
上课时间 |
上课内容 |
班级 |
教师 | |
10月 11日 |
9:30-10:10 |
两位数除法 |
四(2) |
章晓益 |
16:00-16:40 |
数学组沙龙研讨(会议室) | |||
11月 12日 |
9:30-10:10 |
按比例分配 |
一(2) |
赵沛全 |
16:00-16:40 |
数学组沙龙研讨(会议室) | |||
11月 21日 |
9:30-10:10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一(2) |
董小刚 |
16:00-16:40 |
数学组沙龙研讨(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