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地方与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地方与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地方与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地方与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地方与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地方与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地方与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地方与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地方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
我校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内容包括: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吴文化、蚕桑文化、爱阅读、书法、小足球。
四、备课和上课要求:
第一块:每班班主任利用每周一节的地校1双周上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吴文化、蚕桑文化。其中低中年级不设吴文化。备课要求: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蚕桑文化每学期各2课时,健康教育8课时,吴文化(高年级)每学期4课时。
第二块:书法课。每班每周一节。
第三块:小足球。每班每周一节。各班体育老师负责,每周上一节小足球课。另外,开展小足球社团活动,组织校足球队进行集训。
第四块:低年级每周一节地校2,各年级周二、周四每天中午20分钟阅读时间,上课内容为爱阅读。低年级负责人为各班地校2执教老师,其他年级由语文老师负责。各年级的备课要求:低年级12课时,中高年级6课时。
五、注意事项:
1、关于教材。生命教育、吴文化有教材;书法教材暂时未定;爱阅读根据各年级规定的必读书和选读书,(三种课型为美文赏析课、读书指导课、读书交流课。美文赏析课,教师要精心选择赏析内容,找准切入点,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读书指导课、读书交流课,要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引导。);蚕桑文化的书分中、高年级,各负责老师可领取,操作要求与回收书一致,期末上交;小足球的教材,可到图书馆领取。
2、中高年级语文老师,要负责每两周一次(中午阅读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和借还图书。除备课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填写班级阅读统计表和学生阅读记录表,期末上交。
3、备课表格到校园网下载,课时及内容已安排好,请不要改变格式。可电子备课,如果不电子备课,也可直接将表格下载打印。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