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开始,我校分期、分批、分科派员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教学研讨活动。每次听到参加活动的老师回来介绍,内心总是羡慕不已,只能将他们的活动笔记借过来学习,他们也都能热情地满足我的这份上进心。我心里一直期盼也能有这样的机会,走近名师,目睹风采;聆听声音,品味经典。
今年10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以“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踏进东南大学,一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参天的法桐,幽静的大道,灰色的建筑,无不透露出大学特有的文化气息。漫步期间,一种美好的情愫溢于心头。
坐在东南大学古朴的大礼堂里,我无限虔诚地聆听,大脑在高速地运转着,笔尖在急速地书写着,唯恐错过了任何一次大师课堂精彩的生成,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句经典的耳提面授;晚上回到住处,又情不自禁地一遍又遍地咀嚼、消化、回味,这场文化盛宴让我止不住满心欢欣,甚至开出了美丽的花儿:走进陈金才老师《祖父的园子》,感受着花鸟草虫们的快乐与自由;跟随王崧舟老师的步伐《与象共舞》,享受那“人象合一”的美好境界;与林莘老师共读《凡卡》给爷爷的信,为小凡卡流下同情的泪水;更有孙双金老师课堂上精心的设计,睿智的语言,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让人心旷神怡,深受启发。他的课后链接更让我们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韩兴娥老师的带领下《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与孩子们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特别是听薛瑞萍老师《世上最重要的事情》,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们在笑声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怀着朝臣之心走近名师,我丝毫不敢懈怠,在仰视中学习,在平视中汲取,在审视中思考,本次活动,给我冲击最大的是王崧舟老师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与象共舞》。与老师们分享:
第一种教学,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读好”。课堂上,王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观众,把自己当成是大象,读出“与象共舞”的酣畅淋漓的感觉,课堂上学生一次又一次激情洋溢的朗读,把台上台下的师生一次又一次地带入情境,浓烈的气氛,欢快的舞蹈,让我们对泰国风情深深地向往。
第二种教学,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写好”。初读课题,学生认为“与象共舞”就是“和大象一起舞蹈”。由此,追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来写这与象共舞?”如果以一般情况会写“怎么与象共舞”、“舞跳得如何”、“跳后感受如何”来评定这篇文章的话,不免会有“文章是否跑题”的疑问。在这样问题任务驱使下,学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接着再来品味共舞的语句,体会同样的语序不同的写法;体会“拥”的妙用;体会到“与象共舞”除了说“和大象共舞”外,还包含着另一种很强烈的与大象亲密无间的感情。进而,再来了解“与某某共舞”这样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最后,王老师留给学生的结束语是:愿我们能与自己共舞,与自己的心灵共舞!
说得真好!
三天的听课虽有疲倦之感,但却满载幸福,满载收获,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