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校本研修>>培训交流>>文章内容
走近名师  品味经典
发布时间:2010-10-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丽

102224日,我有幸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参加了第1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古朴典雅的东南大学礼堂,聆听了教育名师的课堂,领略了专家的教学风采,我的心灵就像接受了一次洗礼,感动多多,收获多多。走近名师,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课堂可以如此精彩,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觉得自己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加强自己的语文素养、文学功底、朗读能力、评价与引导能力等等。

 

陈金才——《祖父的园子》

听完特级教师陈金才执教的《祖父的园子》,我想起一句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智慧。教者从三个层面:即“走进小女孩快乐、自由的园子”;“走进花鸟草虫快乐、自由的园子”;“走进自己心中快乐、自由的园子”,引领孩子们由词句到整篇文章,入情入境,表演诵读,感悟品评,想象思考,让学生、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祖父的园子,体验那份快乐与自由,品味那份诗意与纯真,畅想那份和谐与美好。教者在为学生建构“心中快乐、自由的园子”的同时,也为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建构了一座快乐而自由的“阅读教学的园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呢?生活在这座园子里的孩子们该怎样学习呢?

这是一座充满情趣的园子。走进老师的语文课堂,你不得不钦佩教者前瞻的“生本”教学理念,这无形的“生本”教学理念折射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上,孕育于教师所创设的一个个教学情境之中。教师简约巧妙的设计、富有情趣的提问、诙谐幽默的评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充满童趣的表演、惟妙惟肖的朗读、放飞心灵的诉说,无不彰显了生命的活力。

这是一座孕育智慧的园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在他的课堂上,没有教材的繁琐分析,没有教师的强势牵引,没有师生的浅层问答,有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的是师生深层的心灵诉说,有的是学生奇妙的想象、理性的思考、精彩的言说和真情的流淌。

这是一座关注成长的园子。在祖父的园子里,小女孩的身心是自由快乐的,因为慈爱的祖父给了她一座快乐自由的园子,在这里,连玉米、黄瓜、蝴蝶、小鸟等动植物都是快乐自由的。以至于100年以后的今天,孩子们还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从孩子充满童趣的朗读中,从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中,从富有个性的想象练笔中,我们听到了他们欢乐的笑声、自由的呼吸,我们看到了鲜艳的语言花朵、丰硕的智慧之果,我们也感受到孩子们情智的丰满、人格的健全、精神的成长。

 

林莘——《凡卡》

这节课上,浓浓的语文味深深地将我陶醉。

课伊始,老师便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学生畅所欲言,而老师便出示三个句子:

“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你看,有一个字用得可传神了?(藏)不说“放”,不说“收”或“装”?干嘛用“藏”?为什么?

“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会说吗?会像凡卡那样说说这句话吗?

“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三个问候,问候的是谁?

通过对这三个句子的分析,一个有童心、孝心、爱心的凡卡形象便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也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林莘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是非常到位的,也是很值得我学习的。《凡卡》是篇幅较长,在处理文本时内容上紧扣“悲惨”与“快乐”,表达上突出对比、反衬。如:在教学莫斯科生活的“悲惨”时,林莘老师单刀直入地问:“文中哪一段最集中写了凡卡悲惨的生活?”“这个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凡卡的可怜命运的悲惨?”学生便能很快找出并理清脉络,但“挨打”、“挨骂”、“挨困”也不是平均用力,而是突出“挨打”,让学生找出“打”的几种方式(揪、拖、揍、戳),并引导学生想象并即时描绘当他揪着我的头发,你想你就是凡卡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么样的状况?

在教学乡村生活的“快乐”时,引导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凡卡的快乐,然后再追问:“既然如此快乐为什么爷爷还把他送城里?只字不提他们吃什么?住在哪里?生活怎样?乡村生活苦,但为啥只写乐,不写苦?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也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师再点出对比和反衬的写法,学生便能心领神会了。

整堂课,林莘老师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正如林莘老师后来在点评时所总结的那样,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睛看内容,一只眼睛关注形式。

给我一双慧眼,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珍藏每一次听课的回忆。给我一双慧眼,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我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海中可以泛舟遨游。

 

薛瑞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初识“看云”,是缘于她在网上甚是流行的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说是识,其实只知其名未见其人。一个“心平气和”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对于自己的秉性,对于自己的浮躁与性急,我想,“看云”定是我们最好的一剂良药。

走近“看云”,发现她是那样的真实而又聪慧。她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能日复一日,带着班上的孩子们诵读美文,欣赏音乐,心平气和地学习知识。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花儿一朵,含苞待放,而她,正是那可爱的园丁。

及至“看云”走上讲台,和蔼、自信、阳光、幽默集于一体,这样真实,这样自然,没有一丝做作,没有一毫虚伪。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但她的报告会上却掌声如雷,是什么吸引了在坐所有的教师们?是她的真实。是她真实地说出了当今教师们的心声,是她真实地道出了教师们的苦衷,是她真实地为教师们拨开了眼前的迷雾。

老师的报告平实中透着智慧,虽然看似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但却句句铿锵有力,说到精彩处,她喜欢站起来自我陶醉一把。不知道她究竟读了多少诗文,不知道她究竟带着她的学生们记诵了多少诗文,但我们知道,她的孩子们是爱她的。而她,对于孩子们的所有奉献也只缘于内心的一份执著。

 看云在台上声情并茂,而我,在台下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一位多么心平气和、多么健康优秀的教师呀!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孜孜不倦、乐于奉献的精神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