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校本研修>>培训交流>>文章内容
第九届“现代与经典”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09-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新为

六朝古都的南京,遍地古迹,处处历史,人文荟萃之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漫步在百年名校东南大学古朴幽静、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使人油然而生敬畏和仰慕之情。在这样的氛围中,走进现代与经典,走近小学英语界的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精彩的课堂,名家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10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和7个报告,名师们巧妙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语言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

目标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准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准确的方向。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龚海平老师给我们作了《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的报告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分类、设定、达成五个方面为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其中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中除了要求准确性与完整性外,还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而又必要的二度加工。体现了老师敢于革新,大胆实践的治学精神。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更是直截了当的“喊”出了“应该是使学生能怎么样,而不是老师想怎么样的”口号。老师简洁质朴的语言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小学英语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英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报告紧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实,让我们意识到了平时课堂教学的不足,更让我们知道了以后改进的途径和努力的方向。

二、名师风采

这次研讨会上,我听到了不同风格的课,给我感觉最深刻的就是名师们的个人魅力,纯正的口语,幽默地谈吐,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教育了学生。下面我就谈一谈给我感受最深的2节课。

(一)、像诗一般梦幻般的课堂

行云流水般地流畅,美好而有意义的意境。细细品味来自江南水乡无锡的吴群老师这节课有2点主要感受。

1、教学目标的设定——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整堂课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来教授“There is/are和“There was/were…”句型。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通过生活的前后对比得出“The life gets better and better.”、“Tomorrow will be better.”的结论。让学生在用语言描述前后生活的变化中,体验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利多种课程资源来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师利用课文,自编文本,DVPPT,音乐配音解说等多种资源辅助教学①、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②、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示范③、有效引导和提示学生的语言输出。

总之,吴群老师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在音诗画般的意境中,在教师的层层递进的示范引导下,积极踊跃地自主表达,切实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二)、用激情点燃课堂,把外语课上成母语课

这次我有幸聆听了田湘军老师的一节一年级的英语课,老师那激情四溢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老师戴着一顶草帽炫丽登场了,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课主题:A farmer,立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接着,老师用不同的音调教孩子们唱歌,因为受到老师的感染,孩子们唱的很开心,学得很放松。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几个动物名词。老师是这次上展示课中唯一一位没有用课件的老师,但他的教学效果丝毫没有减弱。他靠的就是自己的语言素养和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他利用简笔画来呈现单词,一边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一边让学生学单词,然后又把所学的单词编进了儿歌让学生唱,并且身体力行带着学生学唱儿歌。在学唱儿歌时,老师的语音语调在不断地变化,让学生听起来抑扬顿挫,上到兴奋处甚至手舞足蹈,引起台下老师的阵阵掌声。就在这种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老师的激情不知不觉地点燃了。

三、南师附小的孩子

 现代与经典到现在已经在东南大学礼堂举行了九届。每一次,他都成为全国优秀教师展示的舞台;每一次,它都成为广大教师经典的盛宴。而在本次现代与经典小学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南师附小学生再次出击,学生精彩的表现,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可以这么说是名家,南师附小的孩子可以锦上添花;是新秀,南师附小的孩子可以衬托增色、调节气氛。沉着的应对,机智的回答,理性的思维,严整的语言,时常令场下掌声不断。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孩子超一流的素质,大师们才能肆意施展写意的教学艺术。从这一点来说,或许是孩子成就了大师,抑或是大师成就了孩子?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源自于园丁的辛勤劳作,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成为这样一名默默无闻的园丁。

三天的学习紧张而兴奋,大师们的课和报告令我享受并引发我深深地思考。我只能说,我是幸运的。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此次经历必将对我的教育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我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的这段话结束我的汇报,“我希望,让我的研究流泻出自己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我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有理想的教育者追求的人生境界。

 

                                        武进区厚余小学      李新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