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且与阳光体育相结合,与“体育、艺术2+
二、活动目标和原则
(一)活动目标
1、确保每一个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2、每个学生在一学期中学会1-2项体育锻炼的方法。
3、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身体素质。
4、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其使用效益。
(二)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形式内容,挖掘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2、科学性原则:遵循儿童身体活动变化、身心发展规律,并对课间体育活动的运动密度、负荷进行有效的调控。
3、操作性原则:制订适应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法,逐渐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体系。
4、特色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凸显学校特色。
5、安全性原则: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前辅导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场地、器材。活动过程中,辅导老师自始至终做好指导、保护和帮助工作。
三、组织机构
组长:夏伟平
副组长:赵伟琴
成员:王伟峰 杜小强 蔡良 孟洪民 陈伟良 各班主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30分钟。采用广播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分组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安排活泼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游戏、自身素质练习、运动技能技术练习等内容。(详见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表)如遇下雨天,各班学生在教室内活动,课间活动时学生在教室内按学校安排的各种室内体育游戏和棋类项目进行活动。
五、大课间活动流程
1、进场(5分钟)
(1)教学楼前面整队:下午第一节课结束后,各班学生迅速在教室外走廊成两路纵队,按照一三五年级从东楼梯下,二四六年级从西楼梯下,东楼梯按照3、2、1班级顺序下,西楼梯按照1、2、3班级顺序下,集合在教学楼前面,一二三年级在外侧,年级顺序按照三二一,班级顺序按照321排列,四五六年级在内侧,年级按照六五四,班级按照321排列。队伍按照高矮排列,班主任在队伍后面,配
(2)各班进场顺序:响起音乐时,各班依次进场。
2、全校学生做广播操:(5---8分钟)
自编操要求:规范、有力、整齐、合拍。
跑操要求:队伍整齐,动作一致。
3、体育活动:(12----15分钟)
广播操(跑操)做完,随活动音乐响起,各班学生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立即奔赴指定场地,按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表的要求开展活动。
4、整理结束:(5分钟)
各班级立即归还活动器材,准备上第二节课。
六、管理措施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每天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具体组织实施,要求师生全员参与。体育教师负责大课间活动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2、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时要做到组织有序,形式新颖,过程扎实,效果明显。
3、行政值日领导全面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和学生的锻炼效果,保证人人参与,对现场发生的偶发事件及时处理。
4、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常规教育管理之中,落实每天检查评比制度,由值日师生对各班师生出勤、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进行打分评定,纳入文明班级考核内容。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凡是各班、小俱乐部所借活动器具,课间操后由辅导老师或委派专人向器材室孟洪民老师处做好借还登记。
2、各辅导老师必须根据活动项目的评价标准,事先制订简易教案,以便有计划、有目标地让学生锻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勤记载等材料期末上交到教导处。
武进区厚余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分布
2013.9
1、 抢位置:2、 小篮球:3、 划拳:4、 小沙包:5、 开火车:6、 钻山洞:7、鹰小鸡: 低年级在各班门口
8、 乒乓球:教学楼西乒乓桌
9、 火力网:东篮球场
10、 找朋友:东篮球场外东
11、迎面接力:
12、体操:
13、夹球:
14、羽毛球:田径场东跑道
15、小足球:足球场
16、传球接力:排球场外北
17、软排:排球场
18、跳格子:西篮球场外北
19、小篮球:西篮球场
注:1、各班在雨天按照此表执行。也可自行开发室内操、棋类、游戏等其它活动项目,丰富雨天活动内容。
2、相关的参与老师必须准时到位,任课老师不得占用雨天的活动时间上课、辅导。
3、相邻班级活动项目一周进行一次轮换,各班的辅导老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