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指南>>工作通知>>文章内容
厚余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2-09-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丽

一、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论著作,学习教育报刊文章,让学习成为习惯。倡导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努力提高理论素养。

(2)组织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理念,拓宽教师视野。扩大开放,加强校际交流,与湖塘实小、奔牛实小等名校结对,跨地区建立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探索校际合作、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改革新路。

(3)以备课组为基础建立教研团队,研究教材教法,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关注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电子白板的操作及课件制作的培训,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细化管理,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各课题组长要合理安排、整体规划阶段的研究内容,抓住重点,逐步推进。本学期将重视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或探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各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2次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让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本学期将继续推进区级电教课题《信息技术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实证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课题网站,积累课题研究的成果。省级课题《在少先队活动中传承蚕桑文化的研究》、市级课题《构建智慧课堂、共促和谐发展的研究》进入结题阶段,要及时收集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总结研究的成果经验,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另计划在年内申报两至三项新的教育教学课题。

3、推行教改,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小班化教育研究是我校在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是未来几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公开课展示、经验交流等教师自培活动,力求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小班化教育”实施能力。

4、注重提升,积极推广经验成果。

1)各课题组要认真总结每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研究的成效、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其次,研究材料是研究过程的具体反映,各课题组要根据本课题的具体情况,留心、有效、完整地收集研究材料,并将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及时收集归档。

(2)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倡导每一位老师既要勇于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组织教师围绕研究课题认真写好科研总结和论文,积极组稿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竞赛。对参加重大竞赛活动的论文作严格挑选和悉心指导,积极鼓励、帮助老师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严格杜绝照抄照搬论文的现象。教导处将担负起收集、组织、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上级有关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

(3)在校园网开辟“教师园地”,设立“教育随笔”、“案例反思”、“学习心得”三个子栏目,鼓励教师做有心人,及时将教育教学中的体会随感记录下来,通过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感悟教育智慧,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提升。

二、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各课题组成员会议。

3、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计划。

4、召开小班化教育期初工作会议。

5、市班主任论文评比活动。

十月份:

1、电教课题组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电子白板应用培训。

3、小班教育研讨活动。

4、参加区年会论文评比活动。

5、蚕桑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十一月份:

1、减负增效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2、电子白板应用培训。

3、新课题申报准备工作。

4、蚕桑课题结题。

十二月份:

1、开展小班教育研讨活动。

2、电教课题研讨活动。

3、新课题申报。

4、减负增效课题结题。

二零一三年一月份:

1、各课题组举行学习交流与汇报。

2、各课题组完成课题工作总结。

3、各课题组开展学期考核工作。

4、完成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2.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