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学校的发展必须依赖教师,教师的内涵提升从学习起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实行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进来”,邀请专家来校培训或讲座一到两次;“走出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听课或学习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心得。做到:学习一次、提高一次、反思一次。倡导每一位教师做“积极的学习者”和“快乐的思想者”,从而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升理论水平,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
2、细化管理,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大研究的力度。每个课题组必须继续严格执行科研工作例会制,充分利用两周一次的研讨活动(双周三),收集反馈研究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教学、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区级电教课题《在低年级中运用信息技术促成教学目标达成的研究》、区级英语课题《引领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学英语的策略研究》的实证研究工作。
3、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研究。本学期计划开展三次课题研究课活动(各课题一次),研究课必须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其他老师评课时必须围绕课题加以评议。老师在对比中寻找差距,汲取他人长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另外,要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上好示范课,做好表率。
4、搭建平台,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1)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倡导每一位老师既要勇于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科研论文。教导处将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上级有关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向各级教育部门主办的刊物投稿,增加发表、获奖的概率。
(2)凭借“改薄创优”的契机,为我校的骨干教师发展对象制订“成长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促进他们自我发展。
二、时间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
3、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计划。
4、召开各课题组成员会议,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5、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举行课题研讨活动。
6、参加区课题研究培训活动。
四月份:
1、英语课题组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毕业班复习研讨。
3、参加常州市课题现场研讨会。
4、参加市专题研讨活动。
五月份:
1、国家级课题组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参加区总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3、参加市专题研讨活动。
六月份:
1、各课题组举行学习交流与汇报。
2、组织参加2010年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
3、各课题组完成课题工作总结。
4、各课题组开展学期考核工作。
5、完成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