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教育督导网 学籍管理
课程查询 省教师管理
市基础教育 办公平台
资产管理 设备报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厚余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0-06-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德育处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为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这一学年,我校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始终围绕“改薄创优”的主线,以“常规教育,特色教育”为重点,取得了显著的德育效果,并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现将这一学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行政值日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常规检查的力度,我校实行行政值周与“红领巾监督岗”相结合方法。本学期,是我校改薄的关键阶段,学校拆迁,教室搬迁,学校的常规安全十分重要。因此,行政值周人员每天来校较早,维持学生到校后的秩序,并且加强课间与午间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通报。“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将检查结果以温馨提醒单的形式及时与班主任老师交流,同时,对每周的检查情况进行网上公布,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学生不讲卫生、不佩戴红领巾、课间打闹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及时阻止学校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常规检查,进一步促进学校常规工作上台阶,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体现,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2 班主任考核制度

学校改薄了,班主任老师的素养也必须紧跟上去。加强班主任考核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考核是考核、激励的结合,本学期,学校进一步设计了量化考核指标,使考核标准更明确,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核组织更严密,考核过程更民主,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细化、量化考核,努力实现班队基础建设规范化,班队活动经常化,班队工作自主化和创新化的目标。每个学期学期结束,进行优秀班主任的评比,让优秀班主任进行必要的回顾与总结。这些活动,不仅规范了班主任工作行为,也不断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论素养。

3 辅导员培训制度

学校一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共同打造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教师,心灵---即具有高尚师德、广博学识、高雅志趣;手巧---即具有过硬的业务,创新的教学,厚教育英才。让“三个一”指导思想渗透在每个辅导员的心中,即一杯茶、一张笑脸、一句温馨的话。为了发挥辅导员的核心作用,促进辅导员专业素质均衡发展,我校坚持 “请进来  走出去 内部互动 ”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好辅导员学习、交流和技能训练,;除了每月安排两次例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布置德育工作外,定期召开学校辅导员工作研讨会,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工作目标,为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每一位辅导员老师身上都体现出“厚教”的教风,即率真淳厚,余荫嘉泽。

本学期我校有幸邀请到了湖塘实验小学的吕建伟校长来校做讲座,心理辅导更是让每一位辅导员老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些培训,培养了辅导员老师的大局观,增进了老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对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促动作用。班主任通过这样不断地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注重实效,提高理性思考,让他们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教师德育论文大赛评比,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了真正的德育人,

4 小干部培训制度

“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未来自己创”这是我校少先队的工作方式。大队部充分利用每两周的大队部例会对所有的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协调、并布置好各项任务。现在的大队部部门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很强,都能自主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如校园卫生的检查打分、学生纪律的检查打分、文明礼仪的监督、各项分数的统计反馈,新队员队知识教育、大队委改选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观作用,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校管理。

二、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丰富学校内涵

1、黑板报

黑板报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学期我校以“四好少年”为主线,展开学校黑板报阵地的评比与建设,并且坚持每月一次的板报检查评比制度,做到及时检查及时反馈。让其成为真正的育人平台。

2、晨会课

我校的晨会制度近年来不断完善,为了充分发挥晨会课的育人功能,我校德育处对晨会课做了内容与形式上的规定,每天必须唱一首有士气的歌,每天必须解读推荐书中的一个章节,每天必须进行个人卫或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们还配备行政值日老师进行巡查监督,因此每次晨会都是学生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绝大多数班级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认真准备、认真组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把关。

3、升旗仪式

每周的升旗制度不断规范,仪式井然有序,每一个升旗手都是严格把关,每一次国旗下讲话都要精心准备,针对传统的节日、一些人物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其次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抗挫折意识及理想意识等等。同时,升旗仪式上演讲的形式也多样化,有校行政主讲、老师演讲、学生朗诵等形式,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4 校外德育基地

依法治教是我们立校之根本。为此,学校和区检察院、三星级旅游基地“艺林园”等有关单位联系,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活动。特别是法制教育更是常抓不懈。除了在学校橱窗常年开辟“法制之窗”,普及法律常识外,一年来,学校继续开展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讲座,中高年级学生撰写法制教育心得,观看法制宣传图片展,出一期法制宣传的板报等,教育学生远离“三室一厅”,和好书交朋友,争做知法守法小公民等。

学生自发组织环保小队到艺林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为小树挂牌,清理园中的垃圾,组织艺林园迎宾鼓号队,我们还成立了“戴锁方中队”,“艺林园小记者”社团,定期围绕艺林园发展动态对省劳模戴锁方进行跟踪采访,我校还创办了《艺林苑》校报,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对学生、学校的辅助教育作用。

三、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

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主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充满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比给学生规定诸多“不准如何如何”等教育效果好得多。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就尤为显得重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队员们搭建展示个人才艺与能力的平台,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去体验、总结,以达到让学生都心灵手巧的目标,即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灵动的思维。我校近年来以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开展各种系列活动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主线,震撼学生内心世界

我校以清明等传统节日为教育锲机,依托晨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这些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同时,我校还组织了五年级祭扫庄志民烈士墓活动,目的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队员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现在立志努力学习,将来创造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家乡建设和祖国繁荣富强做出积极的贡献。

2、以生命教育为锲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校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学典礼、庆三八系列或、植树护绿、养蚕系列活动,探索宇宙与珍爱生命科普活动等。

体育节、足球联赛、运动会都是学生追求的快乐时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增强身体的素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拼搏的精神,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3、以感恩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我们学校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上学期,围绕着“感恩”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感恩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培育;感谢祖国对我们的呵护和关爱;感谢父母对我们生命,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去年,我校成功开展了首届“感动校园十大学生”评选活动,从而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弘扬正气、歌颂真情、倡导真善美的热潮。

4、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体现学生的心灵手巧

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是《爱阅读》,为了迎合学生的特点,我校开展了六一旧书交易会活动等,通过挖掘各种教育手段,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形成教育合力。为少先队们的课余生活、添加绚丽的色彩,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意义深刻而又铭记于心的教育。

5、加强学校、家庭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每月召开各年级段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有的还进行书面交流,大大地增加教育效益。

6、其他活动

我校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了湟里片主题中队活动“身边的四好少年”;“我爱祖国的蓝天”读书汇报活动;科普宣传周活动;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的慈善公益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系列活动;身边的英模跟踪采访活动;艺林园社区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意义深远,对同学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加上老师们的努力付出,上一个学年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成绩也是喜人的。省机器人比赛团体一等奖、区航海模型大赛中多人获奖并获团体三等奖,在“红领巾读书”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上好佳杯“珍爱生命安全自护”知识竞赛中有6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还有多人获三等奖,承办的主题中队活动分获武进区二等奖与三等奖,一位同学获区四好少年的光荣称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还一举拿下了区教学质量三等奖

四、以科研为抓手彰显学校德育的特色

 在新课程教育的大背景下,以科研带动学校内涵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趋势。去年,在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方论证,与我校的 “童心筑起七彩梦” 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设江苏省少先队课题《在少先队活动中传承蚕桑文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彰显学校“做一个心灵手巧的人”的办学理念,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校训,努力打造少先队品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让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醇香、丰厚。

本学期,在研究方面我们以传承“蚕桑文化”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对“养蚕文化的研究”各年级的要求不同。低年级的主题是“关, 目标是爱护生灵。形式以养蚕记录、拍摄图片为主,让队员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开启生命教育的篇章,培养队员关爱生灵的意识;中年级的主题是“责任”,目标,做事不拖拉,善始善终。形式以养蚕日记评比、举行“蚕桑文化知识竞赛”为主,从而让队员了解桑文化的起源,探询蚕桑文化的丰富内涵。高年级的主题是“传承”,目标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形式以蚕桑文化知识演讲、采集与蚕桑相关的诗句谚语、制作标本为主。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任何学校在任何时候的荣辱都是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只有学生才能把学校装点得生机盎然。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善于探索和具有良好习惯。通过“传承蚕桑文化”课题研究,使学生善于探索,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思维习惯。

光阴的脚步轻轻又匆匆,回顾我校一年的德育工作,既有突破,又有新的发展。一条立足我校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德育工作新路子已初步形成,我们将沿着这条路踏实前进,将我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量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