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余小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1、本学期以规范课程、杜绝体罚、科学作业、改进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为切入点,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积极探索增效的办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减负不打折扣,增效重在课堂”。
2、提升课堂教学智慧,促教学效益。
(1)围绕课堂花功夫,教务处进一步完善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锤炼。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请区教研室专家来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近距离课堂指导;主动要求设立武进区语文“送教下乡”基地,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与名校湖塘桥实验小学结对,请教师来我校听课指导与讲座,使每一位教师真正围绕课堂教学这一重点展开实践和研究,做智慧型的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常态课的质量、效率。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在教学中重视问题的展开,让学生要有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从学习起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提问的质量及学生信息的反馈,使每一个环节做到最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发言、合作、作业等习惯。
(3)认真组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以“把握年段教学特点,精心打造智慧课堂”为研究重点,利用“改薄创优”工程这一契机与“送教下乡”平台,在把握年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本学期重点抓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研讨,学习湖塘桥实验小学优秀教师们凝练的数学思维、精准的课堂点拨,学习他们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如何预设问题,确保课堂成功。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各层面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英语继续进行了“创建良好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专题研究,在区英语教研员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信英语会话入手,深入解读教材,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其他学科,充分起到专职教师的引领作用,帮扶兼课教师,学科内经常相互听课与交流探讨。
3、强化质量意识,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1)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本学期在期初与期中分别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了教学常规调研与教学质量调研,教导处进行了跟踪分析,对薄弱环节(年级学科)进行了跟踪调查指导,达到了预期效果。
(2)本学期继续关注了毕业班教学。主抓两阶段工作:教学新授阶段与总复习阶段,及时召开了不同阶段的毕业班教学研讨会议。引导毕业班各任课教师在前阶段更注重质量,更钻透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在复习阶段制订好计划,有序开展复习活动,避免以练代讲,避免机械繁复作业。
4、落实校本教研,提高活动效率。
(1)督促各学科组长在期初制定好本学科组的教研计划,确定好每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和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完善活动过程,积极收集好相关资料,并按计划有效地开展活动。
(2)抓好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教材分析与研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研读和理解教材,积极开发教材资源,并通过资源共享有效开展备课活动。
(3)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教学交流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互相观摩和交流,积累和推广课堂教学的有效经验,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5、本学期继续开展了作文竞赛与整数计算竞赛。通过对各种特长学生的培养,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均有获奖。其中机器人取得了省一等奖的骄人成绩,航模也在区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航海及车模正在积极准备中。认真举行了作文、写字等专项训练与比赛,也取得了骄人成绩。
6、认真开展学科小竞赛,发展学生技能。语文学科继续以阅读与作文为主,开展了作文竞赛,同时为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展了写字比赛;数学学科继续开展了围绕以基础的计算为主整数计算竞赛活动;英语学科以对话为主,继续开展了上学年的四年级看图写话竞赛。相关学科的学科组长与相关教师作了认真准备,制订了竞赛方案,保证了活动质量。
厚小教导处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