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以强化教学常规为重点,明确目标,规范学科工作;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益;以教师发展为关键,科学管理,求学校整体内涵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转变观念,全面育人。发挥教导处服务与指导功能,全校教学水平正在逐步上升,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论水平。
本学期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了《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与研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提出学科教学改进建议,制订了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室专家亲临学校作教学讲座,推动了本校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与理论水平。
二、抓常规,促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按《管理规范》中的课程管理要求与学校“三表”进行上课,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严禁各任课教师占用其它学科的正常教学时间,确保各科课时的顺利教学。严格按照苏教督2008年9号文件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任何教师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挤占或挪用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2、细化常规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听课制度。规定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25节课/学期,中层听课不少于20节课/学期,其余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课/学期;采用“推门式”听课,并要求同学科或同年级相互听课、交流。
加强教学调研力度。本学期校行政对五年级进行了全面调研,深入五年级各学科课堂听课,检查了五年级各任课教师的备课资料、作业批改等;对六年级进行了期初调研,认真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得失,以后的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对全校18个教学班进行了期中教学调研,平行班之间进行了教学探讨与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加强常规教学检查。为了使常规落到实处,更规范学科教学,本学期组织了学校级部主任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项检查,针对性地检查了语文学科的《习字册》、《补充习题》与小作文,数学学科的《补充习题》、口算簿,英语学科的《补充习题》等,检查不是目的,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问题,为以后能更好地改进教学。
积极开展各种小竞赛。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使任课教师能从中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语文学科组本学期组织了整班写字比赛,从书写习惯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开展了四年级作文竞赛,通过活动了解到了四年级语文整体阅读水平,也为以后更科学制订作文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数学学科组本学期组织了一至六年级的口算竞赛,从中发现了问题,通过分析与讨论,警醒了教师们数学教学必须夯实基础。英语学科组组织开展了四年级看图写话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技巧。
做好毕业班教学研讨工作。毕业班工作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灵活”的态度,在期初与期中两次组织开展了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分别深入研讨了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与如何进行有效复习,为打好毕业班质量攻坚战提供了保障,树立了信心。
三、提供各种平台,保障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长久生存的坚实保障。本学期学校邀请知名专家为教师们传经送宝,并尽一切可能挤出经费为教师们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的机会;抓住区教育局“改薄创优”与“送教下乡”的契机,多批次地选派教师参加活动,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触动了教师们的教学思维;以级部为单位,在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展示教师风采,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提供了舞台。
四、对工作中问题的反思:
虽然教导处人员工作积极,但由于受到经验与水平的限制,教导处工作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急需解决。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有一些急躁情绪,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要付出更多的的努力。
2、教师队伍建设难度增加
我校教师在年龄上存在结构性问题,中青年教师占了大部分,这些教师都处在了教育教学生涯的“高原期”,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瓶颈”阶段,这为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增加了难度。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3、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
在本学期的教学检查中仍然发现个别老师为完成任务而补教案,没有真正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上课成了一种迫不得已的工作。
4、各项工作的展开要更具系统性
一个学期以来,各项活动开展虽然众多,但缺乏理性周密的思考,不能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有条理地展开,这是教导处工作的疏漏,也以后工作改进的重点。
纵观一个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存在问题,但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见到彩虹。
厚余小学教导处
200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