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小学英语教材与英语绘本阅读的系统融合
摘要:近年来,不乏关于英语绘本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然而,但在实际的英文绘本教学操作中,没有坚实的活动观理论作为支撑,如何将绘本与英语教材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该文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将小学英语绘本结合教材研究入手,分析探讨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理基础、内容与实施方法,通过阐述小学英语教材与英语绘本融合教学的重要性,该文中提供的研究思路希望能帮助我国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英文绘本与教材的教学实践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英文绘本;英语学习活动观
1 核心概念与界定
1.1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
英语学习活动的概念是指在主位意义的指导下,以现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依托不同类型的认知活动,通过一系列具有关联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发展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语篇。英语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从文化内涵的理解、多元思维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入手。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整合和发展过程,也是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文化理解不断深化、文化品格不断形成、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1.2 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概念
绘本,是一种图文配合,用图画来讲故事,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绘本可以为学生提供视觉上的真实的、美感的经验,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 绘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知识,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英文绘本与小学英语课本教材在不同板块的融合应用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给老师提供了新的课外材料与上课思路。
2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2.1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2.1.1 英语学习活动观支撑性理论研究
(1) 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是建构主义的最早支持者。在那之后,布鲁纳和维果斯基发展并完善了它。西方科学、社会学、哲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深受其影响。在教育思想上,强调双向建构过程。信息处理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积极探索和交流,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自我建构获得语言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意义建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的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者的社会性、情境性和主动性。
(2) 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角度理解和解释个体的心理发展,尤其是语言、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源于社会互动;强调教师/教学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中介作用,学习先于发展,当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则外部活动则转化为个体的内部活动,形成内化,从而推进个体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3) 认知语言学
语言习得是一种心理和智力过程,与人类大脑获取、处理、保存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密切相关,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其他知识的掌握在本质土没有什么差别( Anderson,1983),而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周素玲,2007)交际教学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它强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设计有意义的,真实 的 具 有 交 际 性 的 教 学 活 动 ,提 高 学 生 交 际 能 力 (Hymes,1967) 。
人们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运用语言的能力。Littlewood 提出,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仅注重语言的结构,而且注重语言的功能。(Littlewood,1981) 。Harmer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 1983年提出了平衡教学法(balanced-activities approach) ,他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呈现新语言→练习→交际运用”,这一理论使活动教学理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对活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20世纪90年代,经合组织开展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研究项目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林崇德,2016)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国的相关教育政策发生了改变,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2017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六要素整合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部2018) ,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塑造文化品格、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目前国内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张凌敏,2018;周祥,2018)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研究(冀小婷,代俊华 2018) ,旨在解决英语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思维缺失的问题,为开展深层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引。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架起了英语学科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关英语绘本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
2.1.2 教材与绘本整合研究
在知网资源库中有大量关于英语绘本和课堂教学的实证论文。2011 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制定了小学英语课程九级目标,其中 1 ~ 3 目标要求学生借助图片理解和理解简单故事。英语图画书是图画和文字的结合体。一线英语教师发现,原版绘本是由英语为母语编写的真实语言材料,非常适合课程目标,于是教育界开始尝试将英语绘本教学本土化。此后,知网上开始涌现出有关一线教师将英语绘本应用于小学课堂中的研究报告(刘建娟,2011;严咏梅,2011) ,从 2011 年开始,教育界各教师也开始进行英语绘本教学本土化的尝试并不断地摸索与验证英语绘本教学研究。目前国内英语绘本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英语绘本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林红,2018;王攀,2018;孟令珊,曹世清,2018) ;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孙崇锋,2018;鲁子问,2017) ;英语绘本和自然拼读的融合探究(王梦雪,2017;袁媛,2018) 等方面。实践取向是英语绘本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教材进行有效匹配,探索出最佳模式是教师专业的实践性本质的要求。因此,应以英语学习者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契机,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建立英语绘本与教材专业融合模式。只有教真正理解、体验了英语学习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者。
2.1.3 本文与之区别联系
近年来,不乏关于英语绘本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大多是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英语绘本教学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拼读,思维培养等的其中一方面的研究。而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将英语绘本结合教材研究的几乎没有。许多关于英文绘本和教材应用的论文多为经验总结型,缺少研究方法的介绍,研究内容不清晰、不明确,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属于教学设计、心路历程及经验反思类文章,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有组织有条理的将相关主题的英语绘本与教材课本在课堂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本文不断思索的问题。
3 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
3.1 理论价值
(1) 有利于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国家和政府层面已经实质性地发布了 2017版新课标,随着该课程标准的推出,确保核心素养落地是课标的关键,在英语绘本融合教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2) 有利于完善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学生学习发展。进行英语绘本与教材系统融合研究,不仅需要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教育学、心理学、人的发展规律,也要符合英语学科性质和学科教材发展规律。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入手点,有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研究视角的创新: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绘本与教材多方面系统融合的专业模式建构。鉴于我国目前并没有出台一份明确的英语绘本与教材融合标准,本文先以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六要素为标准,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的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绘本与教材多方面系统融合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的创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的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绘本与教材多方面系统融合的专业发展模式的前延与后伸。同时开展对应用该模式的班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对我省的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阅读系统融合发展模式的完善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证据。
总之,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有组织有条理的将相关主题的英语绘本与教材课本在课堂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直都是所有一线英语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2017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并明确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六要素整合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文建议课堂教学中,应该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以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六要素为标准,英语学习活动观具有育人导向,整合发展,在提升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同时,注重凸显知识建构和依托语篇对学生内心的建设,更加关注思维和品格的塑造,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聚焦真问题,强调问题解决和真实情境。
具体教学方法可以依据小学教材中不同板块:例如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文化等,在课堂实操中通过导入式、互补式、扩充式等模式进行英语阅读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的融合。通过以下四方面:学生词汇量,阅读流利度(语速、句群切分) ,阅读准确度(词汇发音的准确度、语调的准确度) ,阅读理解能力(每篇课文之后 5 道题,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相结合) 来考察融合后的测量。可根据融合的案例,列出主要的需融入的典型绘本、教学建议、思维导图、测试题、扩展阅读、扩展阅读的习题等,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行之有效英语阅读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融合方式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 冀小婷,代俊华 .“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8(19):64-66.
[3] 冀小婷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词汇活动设计[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2):6-0.
[4] 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8-73.
[5] 王才仁,蔡荣寿 .活动及活动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39-45.
作者:苏雨,张海燕(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