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简析:
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学习兴趣较浓,学习态度端正,课上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但活泼而过于好动,律己性能力差,不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班干部、小组长在组织能力上分化严重,差异大。老师应注重干部、组长的培养。加强学习、纪律性、自觉性的教育,确保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
三、教材分析 :
1、通过观察、查资料、调查、动手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自我认识,学做知识的小主人,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
4、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6、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实施过程:
1、选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将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所提供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学科的知识技能紧密联系。应打破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倡导课程的综合性,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
第一单元 考察探究
主题1:节约,我们在行动
主题2:小零食,大学问
主题3:探秘“新能源”
主题4:自主选题
第二单元 社会服务
主题1:美化社区我参与
主题2:关爱留守儿童
主题3:走进盲人世界
主题4:自主选题
第三单元 设计制作
主题1:多彩的信息世界
主题2:演示文稿展成果
主题3:创意木书夹
主题4:自主选题
第四单元 职业体验及其他
主题1: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主题2:我的植物栽培之旅
主题3:我是家庭小医生
主题4:自主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