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青枯病。桑青枯病群众称之为“桑瘟”。病后表现为:一种是叶片最初失去光泽,随后凋萎,呈青枯状;另一种是植株上、中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先失水分,然后变褐色干枯,并逐渐扩展全株。预防桑青枯病:一是选择未种过桑的土地种桑。二是选择抗桑青病力强的桑树品种。如抗青10号、顺农2号等。三是注意合理采伐,避免过度采伐,影响桑树生长。同时合理施用肥料,增强桑树抵抗力。四是对重病地进行轮作。
二、桑里白粉病:桑里白粉病的病原为子襄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的真菌。防治桑里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1000倍;70%托布津1000倍液。
三、桑赤锈病的病原是担子菌纲、锈菌目、不完全锈菌科、春孢锈属的真菌。防治桑赤锈病可用20%萎锈灵乳油300倍;25%粉锈宁1000倍。
四、桑紫纹羽病:桑根部被害后,失去光泽,变成黄褐色,渐变黑褐色,表面形成绵丝状紫色菌丝束,最后并生有紫红色的菌核。受害桑树芽、叶呈凋萎,甚至芽叶不展,枝梢枯死。该病每年三至五月发生,发病后的死株要全株拔起烧毁,宜将病株及时处理好,严防再重复传染其他植株。尤其忌用被桑紫纹羽病菌污染了的水源灌溉桑园。病地用0.4%的福尔马淋液或0.1%铜氨液,也可用含有效氯0.2%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
五、桑瘿蚊:桑瘿蚊每年一月至四月下旬为害桑树嫩芽。雌虫多产卵于托叶与开叶之间的绉摺处,幼虫吸食嫩芽汁液,造成芽、叶畸形,卷缩成“勾头”状,桑芽枯萎,树势矮小,侧枝丛生影响产量。防治首先进行冬耕晒白,减少越冬虫口密度。采用化学农药喷杀幼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兑水1000倍喷杀,喷药15天后才能采桑叶。
六、桑粉虱:桑粉虱每年五至六月发生最盛,尤其低洼、密植的桑园受害严重。成虫群集产卵于新梢,初期呈斑点,后卷缩枯萎。幼虫分泌甜汁污染桑叶,使桑叶发生煤烟病。防治应抓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消灭越冬蛹。发生初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喷药15天后才能采桑叶。
七、桑蓟马:桑蓟马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刺破桑叶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形成无数凹陷点,以后变成褐色硬化,严重时叶片卷曲。桑蓟马可用80%敌敌畏2000倍液,喷药15天后才能采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