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先队是孩子们的家,在这个家庭里,孩子们应当是美好的,也应该是幸福的。每一个儿童都是鲜活的生命。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优势,利用一切的条件和资源创建富有特色的少先队品牌文化,营造少先队所特有的文化氛围。让我们的少先队充满儿童生活的气息,显现儿童生活的文化。
关键词: 文化教育 少先队 文化建设
一、关注儿童精神文化建设
(一)创设浓厚的少先队文化氛围
1、创设优美的环境文化
环境对于每个队员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美丽优雅、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校园能使人心境愉悦;各种体育器材、文娱设施能让人身心活跃,积极向上。这样的环境给队员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队员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大好时光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这是形象的魅力,是美的引力。因此,美的校园形象给队员以感性的“美的愉悦”,而最终达到理性的“美的行为”的实现。
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
学校里健康活泼、生动有趣的墙报、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都是少先队的宣传教育阵地,在向对广大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形象”和悦耳动人的“声音形象”等富有教育内容的感召下,队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正面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阵地有意识地宣扬少先队的理念和主张,扩大少先队文化磁场的影响力。大力营造热爱美、欣赏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氛围,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和活动场所。辅导员应重视中队黑板报的作用,它是队员施展才华、放飞心声、收获知识的园地,可以让队员进行资料编辑、版面设计、策划、书写,让黑板报成为队员们展现想象力、创造力的舞台。学校大队部可以组织各中队开展手抄报、黑板报比赛,鼓励队员自主、大胆创作,让队员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
(二)积极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开卷有益”、“书籍能够使人进步”,可见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成为少先队建设一部分。因此少先队组织可配合课堂教学开展小型多样的读书实践活动,鼓励、倡导队员多读优秀文化书籍,让他们在书中感悟、体验,通过营造浓厚读书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增加自身人文底蕴。例如:少先队可以组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世界阅读日活动、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名言书法展等,进一步提升读书活动的氛围,同时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播放美文佳作、读后感、表彰读书先进,利用红领巾宣传栏开辟“书香佳作”一栏,粘贴各种书香活动优秀作品,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建设特色少先队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即办学理念)。因此,在学校少先队文化形成和发展中,应重视特色文化的建设。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文化的突出表现,是少先队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德育适应少年儿童心理规律、年龄特点及其成长的需要,也是构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主题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实践证明,设计好的主题队会,对于陶冶队员的高尚情操,培养队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队员的思想觉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如以“红领巾节俭大行动”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引导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节俭习惯的品质少年。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颂父母”“老师颂”演讲比赛,“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诵名句,承传统”读书活动,“学榜样,正气节”讲故事活动,“定标准,辨是非”主题班会,教育队员热爱家人,尊敬老师,感恩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开展体验活动,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大胆尝试,展现灵感,展现创意,让他们在这种体验中发现、实现自己创造的价值。如“体验大自然,我能行”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拥抱大自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绘画、摄影、游记等形式写下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之情。如“人人争当小雷锋”活动,组织少先队员讲雷锋的故事、读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歌活动。通过活动,让队员对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更深入地了解,鼓励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事,热心为他人服务。
3、开展节日活动。“节日文化”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以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指导他们的休闲生活,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如以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读书节”、“体育节”、“英语节”、“艺术节”等活动为核心,开展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为队员提供更多锻炼才能的舞台,利于他们特长的培养与水平的提高。
(二)亲近儿童生活,体现少先队特色文化
少先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育走向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亲身体验。例如:根据地方特色,鱼米之乡可以开展“鱼文化”活动:带领队员们参观海鲜养殖基地,让队员主动调查了解鱼儿从鱼苗养育成鱼儿过程及鱼与市场经营关系。通过亲历养殖场感受鱼儿养育的艰辛及养鱼人日复一日劳动的艰辛,培养对劳动的热爱;让每个队员在家中饲养小金鱼等观赏鱼,亲身体验养鱼的知识及乐趣;组织队员开展“丰收的渔乡”图画比赛,画出心中丰收的景象;组织“我和我家小鱼的故事”征文比赛。通过系列活动队员们在体验生活中收获知识,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三、与时俱进建设信息文化
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其教育手段的先进性、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带来一场教育变革。少先队组织也应与时俱进,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这也是新时期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创设校园博客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网络在少先队博客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新时期少先队活动的特色之一,并且以其参与性高、时效性强以及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和队员们喜爱。
1、校园博客为少先队员搭建展示的舞台。以少年儿童为本是少先队教育的出发点,少先队博客的“零门槛”使得每个少先队员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如:播客展示舞蹈、音频展示歌曲、照片展示书法……少先队博客的“共享性”让越来越多的队员找到自信。同时少先队博客还体现在“面向队员终身”,由于队员的队龄有限,退队后便于少先队组织失去联系,少先队教育是否长效无从判断。而博客作为一种公共空间持久记录的载体,不但记录队员的成长历程,还可以继续展现他们的成功与喜悦,以此增加少先队的凝聚力。
2、校园博客为少先队员打造活动的乐园。例如:在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中,各中队在博客上开辟“争当四好少年”专栏,队员们一方面将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争当“四好少年”的具体内容上传,供大家了解学习;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学习体会、活动照片等发表在博客上,还可以对其他队员的博文予以评论。经过查找、学习、感受、评论的过程,队员们既了解贺信精神,记住了争当“四好少年”的内容,同时,又在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中对身边的人产生了广泛、有效的影响,彰显了少先队教育的普遍性和时效性。
(二)建设好“红领巾广播站”
在小学里红领巾广播站是队员们争先表现的舞台,辅导员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时事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育,还可以因地制宜指导队员开播多样的少儿节目,例如:我校开设以下五个主栏目:
1、校园快讯
报道新事,宣传校纪,安全教育,卫生天地。
2、真心送你
心理医院,心理健康咨询,为教师,为亲人送去祝福,寄来鼓励,传递心声。
3、妙笔生花
欣赏自己的创作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4、开心乐园
精彩的小品,相声,笑话,幽默故事等。
同时鼓励队员创作“红领巾公益广告”、“校园你我他”、“校园一角”等栏目反映校园热点话题、德育知识。例如:“课间十五分钟”、“家庭作业该减负吗?”、“斑马路线上的安全”、“我的假日”等有了这样一个展示平台,有效丰富了队员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少先队文化是反映少先队员心声的特殊文化,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富有健康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遵循了一切以孩子为基础,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目标,我们的少先队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少先队文化建设一定会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