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深化内涵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幸福厚小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养;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细化活动设计和结果督查,推动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深化内涵: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3、教育创新:营造探究创新的教育教学氛围,以课程开发推进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积极构建“厚实”课堂模式。
4.提升质量: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强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以党风建设为抓手,加强三风建设。
1.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组织专题学习、讲座扎实开展学理论、强业务活动、党员读书活动交流座谈会。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塑造教师队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规范办学行为。举办专题培训,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廉洁、尚德校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168大家访”活动和课后服务工作。全面抓好三风建设。
二、改进研修方式,加强队伍建设。
1.提高班子管理能力。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身作则,情系事业,心想学校,不计得失,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工作到位。
2.提升团队管理艺术。大力营造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各级部、各处室、各教研组负责人要尽心尽责,创新方法,创先争优。本学期要充分激发基层教师的潜力和活力,形成凝聚力。
3.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规范从教行为,端正师品,优化师德,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三、以活动育人为主题,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形成班主任研讨制度,完善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
(2)构建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德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2.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开展班级文化研究。
(1)全面提高学生个体自主管理能力。师生共同提炼班级文化,形成班级愿景,创造与班级愿景相匹配的班级环境,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有情。
(2)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做到每人都是班级的主人,人人有事可做。培养每个孩子的责任心和协调沟通能力。
4. 打造德育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部、德育处做好学生素养教育,利用队会、节庆日,抓好“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教育。立足学校蚕桑特色,积极筹办学校养蚕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心理教育、养成教育、 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5做好教育整合工作。通过大家访、家长会、学生社会实践、家校通、班级网站、校园网专栏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观,争取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
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专家作报告,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
四、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落实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
(2)做好“备、讲、批、评、补”五环节的落实与管理,定期进行常规检查。
(3)继续实行双周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候课制度,禁止随意调课、占课。
(4)保证课堂秩序。建立和谐共融的师生关系,落实教师课堂责任制,谁的课堂谁负责。
(5)坚持开展随堂听课制度,加强“常态课”巡视指导, 问效课堂。
(6)优化作业训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家庭作业布置要做到少而精。
(7)加强培优补差,狠抓单元过关,倡导用“提高率”评价各班学业成绩。
(8)加强听课及反思、交流。普通教师每人听课至少15节,校级领导不得少于上级规定的节次。
2.打造“厚实”课堂。
(1) 开展“厚实”课堂的模式研究。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研究,形成规范完善的模式结构,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科教学的最新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力推动课堂面貌的改变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2)扎实教研活动过程。强化开展好“观、 评、导”课后研讨,注重教学反思,切实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确保实效性和指导性。
(3)打造优秀教研组。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加强常规教研,创新活动形式。相关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都纳入教研组评比中。
五、以校本研修为依托,助力教师不断成长。
1.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要充分发挥“课题带队伍、科研促教改、教研促质量”的整体作用,使每位教师都成为教科研的参与者,教学改革的实验者。
(1)制定计划。各课题组制定相关计划,教科室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列入行事历。
(2)扎实推进。各课题组根据行事历合理安排每次活动,提前做好通知和部署工作。要发挥团队智慧、扎实开展实践、注重过程研究、实现有机整合。
(3)收集资料。总结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难题,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2.加大校本研修力度。科研部精心设计校本研修计划,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读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教师研修活动;开展读书交流、微课制作大赛、如何开展听评课活动的讲座、媒体运用展示课等;扎实组织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过程、有实效、有报道,期末各教研组通过PPT 进行展示;为整合资源追求实效,建议把评课活动结合到教研活动中,集中进行。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立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加强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教研管理电子化;信息组加强培训,各科任教师要加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加强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4.强化教学质量监测。教学部牵头召开各学科上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总结优点、分析不足、研究对策;注重教学反思的撰写,要坚持写好教后感;促进质量再提升。
(六)现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上级人民政府和教育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为指导,始终保持对学校附近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黄、赌、毒”和校园欺凌现象的严打高压态势,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服务和保障全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标,按照市、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要求,坚决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和校园欺凌违法事件,有力维护学校治安秩序稳定,切实维护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工作重点:
(一)侵占学校公用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非法侵入学校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在学校周边敲诈勒索学生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体罚、虐待、骚扰等侵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学生欺凌行为;
(六)干扰、阻挠学校建设等违法犯罪行为;
(七)其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保护伞”。
七、以开放包容为方向 ,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
1.宣传工作。继续加强宣传工作,优化学校网站、校报简报、微信平台,完善激励制度,引导各部室、各通讯员多出稿、出好稿。
2.城乡结对。扎实落实“城乡结对”工作,主动提出申请和建议,积极开展城乡管理交流和教研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八、以强化管理为保障,推动学校全面工作
1.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门禁制度、来人来访信息登记制度,加大对重要时段的安全管理,实行教师轮流值日制度,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书》,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和消防安全等演练活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依法整治活动。本学期开展隐患排查不少于2 次,演练活动每月一次。
2.工会工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展示教师风采,提升教师凝聚力。利用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4.后勤工作。
(1)保障学校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学校重大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
(2)做好学校相关项目的改建和文化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探索相关团队的运行机制。
(3)建立并完善各项设施设备的保养计划,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做,
好记录,重大活动的现场能提前一天服务到位。
(4)加强食堂员工的考核制度,强化督查制度的落实。
(5)做好校园卫生工作和绿化养护工作,确保校园保持整洁与美观。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辉煌。新的学期即将拉开帷幕,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让我们鼓起勇气,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书写厚余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