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还没经历几场秋雨,
却已经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
现在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
传染性强、传播面积广,
儿童又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预防工作更是要早早做起来。
“流感”小知识普及
感染症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突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染性强:流感的传染性极强,它可以短时间波及周围的人群。它几乎每年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流行,因此它又被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每年的春夏交替时,就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
传播方式:流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打喷嚏或者说话时候从口腔喷出来的唾液可以传播给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飞沫可以留存于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到口腔眼鼻黏膜也会被感染。
预防流感,家长这么做!
1、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
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的比例为3:2: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和增减衣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3、远离传染源
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房屋每天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4、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了疫苗能有效减轻流感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给孩子多一层保障,尽量避免感染流感。
预防流感,学校这样做!
1、落实每日健康检查制度
晨检午检需落实体温测量,出现发热的老师和学生应戴口罩和及时就医,建议居家休息,避免感染。
2、追踪病情,及时处理
当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疾病防控中心,及时科学处置,防止出现更大范围的感染。
3、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定期开展环境消毒
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应保持厕所卫生,配备洗手液;每周至少清洁、消毒教室与宿舍的地面、门窗一次,常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即可杀灭流感病毒;定期清理垃圾。
4、教导学生注意个人防护
学生应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学校可适当给学生安排体育锻炼。当外出时,告诉学生需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